2013年4月3日清明節緬懷活動,遺體和器官捐獻者家屬獻花。
廈門市遺體與器官捐獻紀念園紀念雕塑。
遺體與器官捐獻紀念碑。
編者按
不久前,歌手姚貝娜捐獻角膜事件引發廣泛關注。更多人在惋惜她不幸離去的同時,為她捐獻眼角膜、讓他人獲得光明的大愛而感動。事實上,在廈門,同樣有許許多多充滿愛心的力量圍繞著你我:他(她)們有的生前就自愿登記捐獻眼角膜等組織及器官、遺體,有的雖匆匆離去但家人代為捐獻行善舉……他(她)們用行動讓生命在愛和奉獻中延續,他(她)們是美麗廈門最感人的一道風景線——生命救助特殊志愿者。
廈門日報訊(文/記者 陳鐫娟 通訊員 呂高龍 圖/市紅十字會提供)五年前,全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開始在十個省市試點,廈門位列其中。而早在2006年,我市就開展了遺體、器官(組織)捐獻登記工作,并為之后開展捐獻試點奠定了扎實基礎。
今天,廈門人體器官(組織)和遺體捐獻工作,無論是登記者、捐獻者數量,還是捐后救助、緬懷紀念等各項工作,都走在了全省前列:已有87人捐獻遺體,59人捐獻眼角膜,實現器官捐獻10例。已有748人登記遺體捐獻,778人登記器官捐獻, 59人捐獻眼角膜。
2010年開展捐獻試點后,我市成立了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委員會,下設市人體器官捐獻辦公室、市人體器官移植技術臨床運用辦公室,分別掛靠市紅十字會和市衛計委,市紅十字會承擔了全市人體器官和遺體、組織捐獻的宣傳、登記、緬懷紀念、救助等工作:
●宣傳動員:在“5·8”世界紅十字日期間,廣泛開展宣傳、普及知識活動,提高公眾知曉率;市紅十字會網站開設“遺體和器官捐獻工作專題網頁”,宣傳政策法規、信息動態,為公眾了解相關知識提供平臺;在人流密集地段設立宣傳欄進行專題宣傳,增加公眾獲取信息的渠道;制作知識手冊,介紹遺體與器官捐獻流程及相關知識,方便群眾查閱。
●捐獻登記:捐獻者生前自愿登記捐獻,捐獻者喪失意識或去世后家屬代其進行器官捐獻登記。目前,一般必須由捐獻者的父母、配偶、成年子女才能代捐獻者做出器官捐獻決定。市紅十字會還開辟遺體(器官)捐獻在線登記,公眾可通過市紅十字會網站(http://www.xmredcross.org/life/register.asp)提交登記信息,經工作人員確認后完成捐獻事宜。
●見證捐獻:市紅十字會負責聯系市衛生部門、移植醫院、廈大醫學院等,協調人體器官(組織)和遺體捐獻過程中的各個環節,見證器官捐獻過程。
●捐后救助、緬懷紀念:市紅十字會建立了人體器官捐獻救助基金和眼角膜捐獻救助基金,對家庭困難的捐獻者家人進行必要的慰問和關懷、實施社會救助;獎勵眼角膜捐獻者家庭,對已辦理眼角膜捐獻登記手續的志愿者提供免費眼部健康檢查。自2010年起,每年清明節期間,市紅十字會都組織捐獻者家屬、遺體和器官捐獻登記志愿者等,在遺體與器官捐獻紀念園舉行紀念緬懷活動,表彰自愿捐獻者的人道主義精神。
緬懷
(截至2015年1月30日)
廈門部分已捐獻遺體人員:
闕曉梅、陳安尼、蔣子英、董維武、鄭仁貴、何麗琬、鄭錦榮、潘天元、劉顏環、楊選恭、周家勝、楊躍進、趙雷、孫金燦、孫亞娥、邱俊卿、黃存仁、吳美卿、吳杰、芮鶴九、陳如棟、田皓洲、林祖民、黃吉平、孟凡強、王雙山、徐秀桂、李正軍、陳冬紅、黃淑貝、白丁才、莊奕華、任伋、陳月芬、郭玉珍、王元、楊秀珍、陳景星、陳水揚、林茂龍、孫在秀、周壽康、陳世財、趙玉艷、王寶卿、林亞芬、張在、廖六軍、胡月英、劉鋒、吳紹水、宋水源、郭潭英、林朱達
廈門部分已捐獻器官(含眼角膜)人員:
闕曉梅、蔣子英、鄭雅英、何麗琬、阮查某、趙雷、余志順、吳杰、芮鶴九、陳如棟、田皓洲、林祖民、黃吉平、何琳、李正軍、陳冬紅、黃淑貝、王俊杰、莊奕華、陳月芬、王志航、安躍明、陳景星、蔣舜哲、陳鳳娥、孫在秀、周壽康、趙玉艷、張松、汪煌圣、林亞芬、張在、廖六軍、李佳鑫、葉素卿、胡月英、劉鋒、吳紹水、匡素蘭、宋水源、郭潭英、林朱達
寄語
市紅十字會副會長俞娟:
讓博愛精神永駐
器官捐獻能為患者帶來健康和新生的福音,遺體捐獻對促進醫學科學事業發展意義重大,眼角膜移植手術是“角膜盲”患者復明的唯一希望,紅十字“人道、博愛、奉獻”的精神,也因為捐獻者的善舉再獲弘揚。雖然這項工作在廈門還不普遍,但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希望有更多機構和個人加入到推動捐獻工作的行列中,用善行義舉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造福更多人,讓博愛精神永駐人間。
心聲
劉先生:人走了,什么都帶不走,不如全部捐獻出來,為社會留點有用的東西。妻子、身邊的好朋友們,也從最初的不理解,到后來支持我并做出了同樣的捐獻決定。
(劉先生1997年開始參加無償獻血,2009年自愿登記捐獻遺體和器官,是一名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
器官捐獻者汪煌圣的妻子馬女士:丈夫在世時,我們看到報紙上有捐獻器官的報道,他說,這樣做很好,能夠挽救更多不幸的家庭。他去世前的那兩個晚上,我趴在他耳邊告訴他:萬一最后你真的走了,我們就把你的器官和眼角膜捐出來幫助更多的病人吧!我相信他在內心深處聽到了。
(汪煌圣是我市首例因車禍去世的器官捐獻者。去年的一場車禍,導致他因受創太重、醫治無效走向了生命的終點。家人經過慎重考慮,與市紅十字會聯系,決定捐獻出他的部分器官和眼角膜。)
器官捐獻者廖六軍的爸爸:看到孩子捐出來的器官、眼角膜能用在別人的身上,就當是兒子還活著,這樣對我們也是一個安慰。
(廖六軍是我市第8例器官捐獻者,他的肝、腎、角膜等至少造福了5名患者。去年7月,26歲的廖六軍因意外摔傷,病情惡化不幸去世。眼看兒子生存希望渺茫,廖六軍父母商量后決定為兒子最后做些有意義的事情。他們主動與市紅十字會取得聯系,簽署了器官、遺體捐贈協議。)
名片
廈門市遺體與器官捐獻紀念園:位于海滄區文圃山恩澤園,占地450平方米,2009年12月紀念園主題雕塑“生命之樹常青”揭碑,紀念園外側的紀念碑上刻有每位捐獻者的名字。
廈門市遺體與器官捐獻文化館:2011年12月開館,是國內首個遺體與器官捐獻文化館,占地140平方米,主要介紹各國(地)遺體器官捐獻的不同政策、文化和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