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wǎng)2月10日訊(海峽導報駐臺記者 吳生林)“有的家屬一到臺北就已崩潰,有的還在崩潰的邊緣,勉強控制著自己的情緒。”
來自廈門的志愿者吳繼彤(右圖)說,在這么大的災難面前,面對失親的家屬,任何安慰的言語都顯得蒼白無力。“我們能做的,只有陪伴、輕撫、擁抱,給他們依靠,聽他們傾訴,甚至陪他們一起流淚。”
2月4日復興空難發(fā)生后,廈門十多位像吳繼彤這樣的志愿者,第二天就飛抵臺北。廈門航空臺灣辦事處的工作人員,也加入志愿者行列。他們默默地盡自己的努力,去幫忙了解最新最準確的信息,安撫和照顧罹難者的家屬。“我們也有自己的孩子,失親的痛苦我們感同身受,此刻,所有罹難者家屬都是我們的親人。”吳繼彤說,生活還要繼續(xù),愿逝者安息,愿生者堅強。
“孩子可能還在別的醫(yī)院”
那個令人心碎的時刻已過七天,對很多家屬來說,這場空難還是個無法接受的現(xiàn)實。復興航空的最新消息顯示,機上58名旅客中,還有3人失聯(lián),包括廈門的陳仁泰、張曉濱以及金門的楊榮添。“未知與等待,對家屬來說是一種煎熬和凌遲。”廈門航空臺灣辦事處的一位志愿者講述,飛機失事10分鐘后他就知道了消息,當了解到失事班機上有兩團從廈門來的游客后,他和另一名同事結束桃園機場的接機任務,驅車急匆匆趕到松山機場的復興航空臺北站辦公室。這里設有一個緊急援助中心,是空難消息的集散中心之一。他倆以志愿者的身份,把最新掌握的消息傳到廈門,傳給彼岸心急如焚的親屬。
這名志愿者說,失事飛機上有一名女乘客是他的同事,4日下午已確定罹難,而與她同機的兒子失聯(lián)。女同事的丈夫在廈門得知消息后,承受著失去妻子的巨大悲痛,但仍心存“兒子可能還活著”的希望,于是拜托廈門航空臺灣辦事處工作人員幫忙打探他兒子的下落。
大約從傍晚開始,廈門航空臺灣辦事處工作人員到臺北安置傷者的各大醫(yī)院,逐一核實,尋找這位“可能還活著”的小男孩,直到5日凌晨1點多,仍然杳無音訊。
該怎樣告知這個結果?“我們在繼續(xù)尋找,孩子可能還在別的醫(yī)院吧。”廈門航空臺灣辦事處工作人員表示,雖然知道兇多吉少,但他只能在電話中寬慰這位心存希望的爸爸。
“再堅強的男人也會崩潰”
飛機失事的第二天,也就是2月5日,這位爸爸乘坐廈門飛桃園的最早航班抵達臺灣,他從桃園機場直奔臺北市第二殯儀館。
寒風細雨中,殯儀館一片哀戚,很多前來探視離世親人的家屬淚如雨下,無法言語。有的戴著口罩,卻掩不住早已哭紅的雙眼。
“這位從廈門趕來的爸爸很堅強,他在努力地控制著自己的情緒,完成DNA取樣,認領妻子遺體和遺物。”這位廈門航空臺灣辦事處志愿者說,殯儀館室內的氣氛非常壓抑,這位爸爸偶爾會走到室外獨處一會。“這個時候,我無法用合適的言語來安慰他,只能不斷地輕撫他的肩背。”
而后,這位爸爸在另外一位志愿者的陪伴下,來到基隆河邊的失事現(xiàn)場,了解他那失蹤的兒子是否已經(jīng)找到。
煎熬在持續(xù)。6日上午,經(jīng)過地毯式的搜尋,這位爸爸等到的卻是兩個小男孩冰冷的遺體,而其中一具就是他親愛的兒子。兩個小男孩被打撈起來的時候,還系著安全帶,坐在相鄰的座位,手牽著手。參與搜救的蘭陽救難協(xié)會副大隊長陳國輝當場就哽咽著為他們祈福:“小朋友,不要怕,已經(jīng)不冷、不痛了,手牽手一起回家吧,安息……”
“平時家庭和樂,瞬時失去愛妻和兒子,再堅強的男人也會崩潰。”這位廈門航空臺灣辦事處志愿者說,他們隨后的工作,就是協(xié)助這位爸爸把兩位親人的遺體運送回廈門。
“陪伴他們,有時跟著流淚”
40多歲的吳繼彤,是廈航志愿者組織“家庭緊急事件援助團”成員,她的孩子已經(jīng)在上大學。復興空難發(fā)生后,他們一行十多位志愿者,于5日抵達臺北,與其他志愿者一起,盡自己所能去安撫罹難者家屬,也協(xié)助處理相關善后事宜。“我是一個孩子的媽媽,對家屬失親感同身受,此刻,在我們的心里,所有罹難者家屬都是我們的親人。”吳繼彤說,他們在每個罹難者家屬身邊都安排了一至兩名志愿者,在酒店與家屬同住一個樓層,以便提供更細致的服務。“我們這些志愿者當中,很多都是取得國家心理咨詢師資格證的,我自己也是一級心理咨詢師。”但吳繼彤說,即便如此,他們在安撫家屬的時候,最好的辦法也只能陪伴他們,端茶喂水,輕撫肩背,給他們擁抱,聽他們傾訴,“因為,在失親的痛苦面前,對家屬說任何安慰的話,都是蒼白無力的。”
6日上午,已確定身份的罹難者部分家屬到基隆河失事河段舉行招魂儀式。凄風苦雨,山河嗚咽。“孩子,我?guī)慊丶摇!奔覍俚穆暵暫魡荆趫龅娜硕紲I流滿面。吳繼彤說:“每個在場的人都能感觸到家屬內心最深沉的傷痛,我們也忍不住跟著在旁一起流淚。這個時候,跟著流淚或許是志愿者安撫家屬唯一最好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