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后的街道很清爽。
整治前的環境比較亂。
廈門日報訊(文/圖 記者 吳???通訊員林清語)“常明路變美了!”昨日上午,市民郭先生路過思明區嘉蓮街道常明路時,發出這樣的贊嘆。
和郭先生兩個月前看到的場景相比,現在的常明路可謂大變樣:北側臨街連片的“破墻開店”被封堵了,占道經營的雜物清走了,路變清爽了,而南側一堵危墻也被拆除建了新墻,墻面繪上了卡通3D動物畫。
常明路變美,源于一場由嘉蓮街道牽頭、職能部門聯動、居民共同參與的整治提升行動。
整治后,危墻變成了彩繪藝術墻。
1
剛柔并濟執法
封堵“破墻開店”
常明路蓮坂西小區建于上世紀90年代初,如今已成老舊小區。前些年,部分業主在利益驅動下,把臨街儲藏間的墻體敲掉,往外開出一個個店面出租。這些“冒出來”的小店,如同一個個瘡疤,白天占道經營,夜間油煙擾民,衍生出一系列環境和治安問題。
在嘉蓮街道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推動下,2014年12月4日,嘉蓮執法中隊對常明路存在“破墻開店”違法行為的商戶下發責令整改通知書。一些商戶稱,因臨近年底,難以找到合適的店面,加上貨源堆積,馬上搬離的話,容易造成損失。考慮到這些商戶的實際困難,執法部門延長了整改時限。2015年2月25日,嘉蓮執法中隊依法代履行,對逾期未整改的24個店面砌墻封門,恢復原狀。這次整治“破墻開店”的執法,被居民稱為“剛柔并濟”的行動,既人性化,又不失法律權威。
“破墻開店”堵了,居民心也順了,蓮坂西小區居民紛紛豎起大拇指點贊。居民張女士說,多余的店面沒了,終于能睡上一個好覺了。物業高主任說,頑疾終于治愈,道路干凈了,小區更安全了。
2
居民供水供電
共筑靚麗圍墻
堵住 “破墻開店”,只是整治提升的第一步,修復綠地、美化環境、長久保潔,是居民新的期盼。由于老舊小區公維金不足,很多改造項目都面臨著資金難題。高主任打算借著“美麗廈門共同締造”的東風,申請部分政府經費,再由物業籌集一些資金,把圍墻砌起來,這樣一來,既保護綠地,又能防止“破墻開店”死灰復燃。
需要改造的那堵墻經過30余年的風吹日曬,又被樹根撐破了,隨時都有倒塌危險,對行人和居民都是威脅。去年年底,小區居民通過社區“締造辦”申請重建,得到了嘉蓮街道的資金支持。
經費下來后,小區居民以高度熱情參與到改造項目中,從設計到施工,到建材管理,都能看到居民的身影。63歲的居民王維克主動當起“監工”,圍墻琉璃瓦貼反的情況就是她及時發現的;居民鄭碧厘免費提供了施工所需的水和電。圍墻建成后,大家想進行彩繪,小區居民出主意,男女老少齊參與,最終選定了動畫片《熊出沒》里的“熊大”、“熊二”等卡通動物3D畫。
今年春節,這堵原本人人回避的危墻,變成一道靚麗風景,不僅吸引附近的小朋友前來合影,許多過往行人也紛紛拿出手機拍照。和煦的陽光下,墻上的“美麗廈門共同締造;幸福思明 創新引領;愛心嘉蓮 共建共享”字樣熠熠生輝。
記者手記
共同締造
結出美麗碩果
常明路“回春”,背后的“妙手”,不僅有政府的手,也有居民的手。“破墻開店”在我市很多老舊小區都存在,是城市管理中的一個“老大難”問題。但常明路整治提升的案例告訴我們,只要各方齊心協力,就沒有破解不了的難題。
常明路只是一個縮影。嘉蓮街道黨工委書記柯友誼告訴記者,通過“共同締造”的模式,2014年,嘉蓮街道完成了98個老舊小區的“微改造”項目,大到休閑小公園的改擴建,小到出行通道的扶手,直接改善了老舊小區的人居環境,解決了群眾最迫切的需求。在改造過程中,居民不僅是支持者,也是參與者,從“要我做什么”,變為“我能做什么”,有人出點子、有人出錢、有人出力,大家都把小區的事,當成自家的事。
“美麗廈門共同締造”在嘉蓮街道早已深入人心,正在結出越來越多的美麗碩果,今年來,在短短的兩個多月中,嘉蓮街道已確立“美麗微項目”53個,完成46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