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3月21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吳林增)把污水站建在小區旁,這是“坑業主”的節奏嗎?日前,有網友發帖稱,集美區將一污水站選址欣悅灣小區旁邊。 業主擔心,今后,污水站投用后,排放物將影響環境。昨日,集美區建設局對此回應稱,新建的污水站采用埋地式生態建設模式,建成后無臭味、無噪音。 網曝 說好的公園成了污水站 在廈門小魚網上,網友“動感小灰灰”發帖稱,這個污水處理站選址距離欣悅灣小區50米左右。 該網友說,根據欣悅灣開發商的宣傳,目前污水站地址所在地是建一個中央公園。但是,如今這個公園“沒了”,卻變成污水站。 為什么說好的公園卻變成污水站?網帖質疑開發商欺騙業主,沒有將小區附近的具體規劃告知業主。 網友還質疑,污水處理站的選址距離生活區太近,投用后產生的惡臭會對人體有危害,影響小區周邊的空氣質量。 對此,欣悅灣售樓部一工作人員告訴導報記者,該污水站最初選址并非在欣悅灣小區旁邊。但后來,不知是何原因,集美區又把這個污水站選址到小區旁邊。 回應 埋地式污水站不影響環境 昨日,集美區建設局對此作出回應。一人士告訴導報記者,該污水站選址于三南路與規劃魚孚路交叉口東南面,總投資約6315萬元,工程占地面積3073.263平方米。目前正在建設階段。“建這個污水站,就是為了處理欣悅灣等小區的生活污水。”該人士說,污水站的建設經過規劃主管部門的選址及環保主管部門的環評審批。 該人士說,三南路污水處理站規劃原選址于現選址的北面,但因原選址用地范圍內存在房屋、池塘、高壓塔基座等設施,故調整至現選址。 此外,該人士說,三南路污水處理站采用的葡萄串埋地式生態建設技術。主要采用生態工程學的原理,模擬微生物、土壤、植物及空氣和陽光紫外線等功能組成的生態凈化鏈,重建水體自凈、再生的能力。處理站的構筑物、含管網污水處理池,全部采用地下建設。地面全部建設成與周邊自然生態環境完美融合在一起的休閑公園。 這位人士介紹,與傳統的地面污水處理站相比,埋地式生態污水站無臭味、無噪音。此外,對周圍環境無影響、污泥產生量少、噪音小于二類地區的標準。目前,類似的生態污水站已經在廈門不少地方投建,“所以,業主不用擔心污水站會影響生活”。 |
相關閱讀:
- [ 03-19]車輛超載爆胎鐵砂撒了一地 污染了4公里的公路
- [ 03-19]省環保廳公布2月份辦結投訴的情況 其中福州20件
- [ 03-18]油煙監控系統對餐飲企業油煙排放24小時在線跟蹤
- [ 03-16]穹頂之下 那些看見的和看不見的污染
- [ 03-14]工廠排污酸氣刺鼻 廈門東孚一非法小電鍍廠被取締
- [ 03-12]福建開展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檢查
- [ 03-10]廈門環保"微信舉報平臺" 微信隨手拍舉報環境污染
- [ 03-05]福州白馬河漂百米污染帶 疑上游有人往內河倒垃圾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