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公眾號以“廈門”為名。
廈門晚報訊(文/圖 趙晨旭 朱俊博 彭菲)別看一些微信公眾號的“名頭”很大,很容易讓人誤以為是政府部門“官方”發布,其實它的本來面目只不過是替人做廣告推銷業務的。近日,晚報針對微信公眾號發布謠言的系列報道,撕開了這些公眾號的“畫皮”。由于目前尚未對微信公眾號制定嚴格的“準入”制度,讓一些不良微信公眾號有空子可鉆,“拉大旗做虎皮”誤導網友,甚至嚴重損害了廈門城市形象。
以“廈門”命名的公眾號,在干中小企業品牌營銷
在微信公眾號中搜索“廈門”兩個字,結果中除了“廈門警方”“廈門郵政”“廈門集美”等相關部門的官方驗證賬號外,還有不少“看起來很高端”的微信公眾號,比如“廈門資訊”“廈門頭條”“廈門熱線”“廈門招聘”等,甚至有直接以“廈門”為名的。
這些貼上了“廈門”標簽的公眾號,都是干什么的呢?記者調查發現,有著顯眼的“廈門”名頭的微信公眾號,認證信息為“廈門9877工作室官方微博”,其發布的內容繁雜,頭條往往是商家推廣。
該工作室的官方微博或許能更好地揭示其主要業務。在該工作室的騰訊官方微博上,記者看到,最近更新的一條為“業務介紹:微信公眾號建立、代運營、微活動策劃推廣,相關商業廣告合作;為中小企業樹立品牌形象,節約成本”。也就是說,這個以“廈門”命名的微信公眾號,實際上做的是中小企業品牌營銷業務。
舊聞翻新、移花接木,是不良公眾號的慣用手法
除了名不符實的“廈門”,還有更多打著廈門生活、旅游、美食的公眾號。名為“廈門資訊”的微信公眾號,其認證名稱是福建省聚散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位于湖里區枋湖南路。
4月2日,該賬號推送了一條名為“在外吃粥等于服毒,太恐怖了!廈門人快看!”的消息。而事實上,這是一則2013年12月湖南衛視播出的“舊聞”,說的是長沙商販在熬制的粥中添加了黃原膠,被“廈門資訊”翻新并加上“廈門人快看”的字眼,讓人誤以為廈門的粥出了大問題。
還有的公眾微信號不僅起名字往“廈門”靠,推送的內容也移花接木扯上“廈門人”。名為“廈門微資訊”的公眾號曾推送一條excel學習教程,將這份網上到處都有的教程冠以“廈門高手制作excel的50個逆天功能動畫,教程珍藏版”的名號。
【鏈接】
捏造事實散布謠言
“公益圈”也成重災區
4月4日中午,汕頭澄海警方采取行動,抓獲一名在網上虛構事實、擾亂社會秩序的違法人員陳某,陳某日前在微博以及微信朋友圈散布汕頭市區以及澄海等地青少年火拼致死的謠言信息。
被捕后。陳某承認她為了提高其微博微信關注度,以利于微商經營,故意捏造事實,制造謠言。現公安機關已將陳某行政拘留。
“公益圈”也一度成為謠言重災區,虛假捐助、打拐尋人、獻血消息過期等消息多有發生。日前曾有“張家口父親四處尋找被拐幼子”的消息在朋友圈傳播,但實際該消息所采用的照片是網上隨意找來的圖片,警方認為該消息的發布是為了騙取好心人的錢財。
【各方觀點】
市民網友
打著“廈門”的旗號亂來
難道就沒人管嗎
“用‘廈門頭條’或‘廈門廈門’當微信公眾號的名字,如果發布了詆毀廈門形象的帖子,除了事后等警方介入,難道就沒有其他辦法先期管控嗎?”昨日下午,市民張先生撥打本報熱線電話,質疑相關部門對微信公眾號的管控力度偏弱。
“它打的是‘廈門’的旗號,不僅是廈門人,外地網友看到了也會以為說的是廈門,發送這樣嚴重誤導網友、損害廈門形象的帖子,實在讓人氣憤!”張先生說。
網友劉女士也認為,公益性和商業性本來就要有界限,像“廈門”這樣的特殊名詞怎么可以隨便注冊為名字。
業內人士
個人申請公眾號無需認證
不良商家有空子可鉆
據了解,目前以企業名義申請的公眾賬號要求先經過第三方資格認證,但個人申請的公眾賬號尚未有資格認證的環節,這也讓不良商家有“空子”可鉆。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我國可參考的法律依據多為互聯網發展初期制定,無法滿足網絡市場快速發展和監管工作要求;其次,由于微信跨地域營銷的特點,“忽悠”人的微信平臺可能遠在千里之外,給查處帶來難度;另外,對微信公眾號開展有效監管,需要電子取證等現代化手段以及精通網絡技術的專業監管人才,這些都給政府部門提出了新的課題和挑戰。
人大代表
出臺相關法規嚴管
提高申請準入門檻
“微信公眾號推送虛假消息越來越多,我自己也上當過。”市人大常委會委員、民盟市委副主委朱獎懷說,發送假消息的微信公眾號有兩種,一種是故意采用類似政府機構、社會組織的名稱,誤導市民,另一種是人在外地卻申請了以“廈門”為名的公眾號。
他認為政府可以通過出臺地方性法規來嚴加管理,形成規范,并建議網絡管理部門主動與運營商協商,提高公眾號申請的“門檻”,比如要求實名制并制定起名原則,不能隨意冠上“廈門”的名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