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5月7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呂寒偉/文 陳巧思/圖 實習生 劉驊儀)“成都女司機遭暴打”引發了社會對“路怒族”的聲討;而導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大部分廈門司機對11種不良交通行為很反感。
成都兩車互相變道,從互罵變成暴力毆打事件,打人男司機被刑拘。昨天又有媒體報道,五一小長假,云南一車主在高速路收費站插隊起沖突,追出一公里碾死一老人,因涉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刑拘。
導報記者采訪警方、醫院、出租車司機、私家車司機等,發現有三種“路怒”類型;在路邊隨機采訪了解到,司機對11大交通不文明行為反感。
暴怒型 看到加塞撞上去
“路怒族”的極端表現,是情緒失控,使用暴力。
仙岳醫院曾接診一名患者,30多歲的年輕人,有一次在開車過程中,看到前面一部車子加塞。他一怒之下,踩了油門,直接駕車撞上前面車輛,造成追尾事故。那次之后,他才意識到自己的情緒失控。
市民李先生告訴導報記者,去年6月份,他在一個加油站加油,正在排隊,從后視鏡發現,有一部小車迅速闖入,加塞到前面,“我當時心情就有點煩躁,車子已經啟動了,看到他插進來,一下子火更大了,想給他一個教訓,后來我們刮到了一起”。
昨天導報報道,去年3月5日,三名年輕人因為一對夫妻倒車太慢又按喇叭,將兩人打成輕微傷,后被法院判刑。
點評:仙岳醫院中西醫結合十四區主任黃志源指出,案例中的撞車帶有故意發泄成分,這種路怒在心理學上屬于沖動控制障礙,屬陣發性,在特定的開車場合發生。此類型司機的情緒容易受到影響。
技術型 超車后制造追尾
“廈門比較文明,動手的情況很少。”多名民警告訴導報記者。
不過,“技術型選手”出現了。4月24日導報報道,4月3日在軟件園南門附近發生一起追尾事故,警方通過查看監控及調查發現,事故起因是前面的雪佛蘭小車開得較慢,而后面的出租車跟得不耐煩,后雙方拌嘴。的哥故意別了一次雪佛蘭小車,超車后又故意多次剎車,制造追尾。
前天,市民黃先生也遭遇了“技術型”剎車。他說,下午3點多,他手機響了,臨時在路邊停車,后面的車子立刻按喇叭,并變道超車,“后來,在湖濱西路,我跟在那部車后面,他故意踩了兩次剎車”。“其實就是想給對方一個警告。”市民王先生坦承,他也干過“故意剎車”的事,但并不想制造事故。
點評:現在很多車子裝有行車記錄儀,路上到處都設有監控,會記錄事故發生時的情形。警方表示,對于故意制造事故、制造危險駕駛行為的司機,將嚴查。
對罵型 吵架中被撞死傷
多名交警、市民反映,對罵、爭執,在發生交通事故后較為常見。但有的人因為對罵,再度發生車禍,導報記者查詢過往記錄發現,一起發生于2009年9月3日的重大交通事故,值得反思。
當天傍晚5:20,一部福州牌照的小轎車,駛出沈海高速大帽山隧道后,被后面的一部廈門牌照車輛追尾。雙方把車停在路上,報警后,開始下車理論,忘了設置安全路障,沒有迅速撤離現場。
一場毀滅性的災難突然降臨。一部貨車剎車失靈,看到前方有“空隙”,急打方向盤,不料“空隙”正是兩部小車刮擦的位置,十幾米的血跡印在地上,一名女子當場死亡,一名被撞成重傷。
點評:對錯不是最重要的,生命才最可貴。發生交通事故后,一定要及時設置安全障礙,撤出現場。
調查
11大行為讓人反感
連續兩天,導報記者在停車場、加油站隨機采訪司機,有11大交通行為讓廈門司機很反感。其中,亂變道擺在首位。
1、不打轉向燈突然變道,亂變道;2、駛出路口時不排隊隨意插隊,加塞;3、電動車在行車道上行駛不遵守交通規則;4、行駛過程中開車窗扔垃圾、吐痰、抽煙等;5、夜間開車打遠光燈;6、隨意亂停車,在路上停車下客;7、行人過馬路不遵守交通規則;8、不停按喇叭;9、開車玩手機,速度慢悠悠;10、騎線、跨線行駛;11、占用應急車道。
受訪司機普遍認為,應當加強對交通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
分析
“路怒”以年輕男性為主
請文明行車注意情緒
仙岳醫院黃志源醫生分析,從“路怒”群體來看,以年輕男性為主。出租車司機黃師傅補充,主要是駕齡較輕的司機。
減緩“路怒”癥狀,一方面,需要司機文明駕駛,自覺遵守交通規則。黃志源分析,一些容易“路怒”的人,本身也存在問題,平時開車也會跟人搶道,過斑馬線不減速,狂按喇叭等。
其次,“路怒族”應正視自己的情緒問題。“路怒不只是單純在路上出現,是平時一些情緒上的問題,在開車的特定場合表現出來,比如生活、事業上不順,疲勞駕駛等。”黃志源說。
廈門心靈空間國際資深心理咨詢師林一芳表示,一個人從原生家庭、童年乃至成年后工作生活中帶來的情緒,都需要尋找一個良好的渠道表達,而“路怒”是一個負面的宣泄方式,司機誤把這種宣泄合理化了。
黃志源建議,司機不要帶著情緒上路,夫妻、情侶不要在車上爭吵,通過放松性的運動調整。林一芳建議,平時要學會善于表達自己的情緒,比如與好朋友溝通、尋找心理醫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