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多數地下通道都沒有無障礙過街設施 調查2 一條路8座天橋,僅2座“無障礙” 湖濱南路,是廈門天橋最多的路段之一,天橋是行人過街的主要通道。導報記者從蓮坂出發,沿著湖濱南路,一路前行到鷺江道交界處,總共看到了8座人行天橋。 蓮坂是島內人流量最大的區域之一,但是,導報記者注意到,設在此處的天橋卻并未設置可供肢殘人士通行的無障礙通道。 再往前走,同樣的情況在鳳嶼路口、湖濱中學、非礦車站、美湖路口等多處人行天橋都存在。 一整條湖濱南路,僅有湖濱南路中山醫院天橋和湖濱南路廈門航空天橋設置有無障礙通道,通過一條寬度1.3米左右的斜坡,可供肢殘人士所坐的輪椅或助力車上下。 調查3 高高的BRT車站,肢殘人士上不了 袁廣建是一名肢體殘疾人,因患有小兒麻痹癥,導致行動不便,現在,他基本靠殘疾人助力車出行。“我55歲了,從來沒有坐過公交車,更別提BRT了,我都沒有上去看過,因為我根本上不去。”說到這個,袁廣建充滿了遺憾。 據悉,BRT車站在建設之初,規劃有無障礙通道,但最終卻因各種原因擱淺。目前,BRT車站僅有上下樓梯和普通扶梯,輪椅或助力車均無法通行。 因為腿腳不便,這些年來,袁廣建出行時總是困難重重。“我經常要去各種機構辦事,可是有些機構門口設有臺階,卻沒有無障礙通道。”這可難住了袁廣建,“小小的一級臺階,對健全人來說根本不起眼,但對我們肢殘人士來說,就是無法跨越的鴻溝。” “無障礙”不能停在紙面上 在無障礙建設方面,廈門市很重視,也有好幾個光鮮亮麗的“頭銜”:公開資料顯示,10年前,廈門就獲得全國無障礙設施建設示范城市;3年前,廈門升級成為全國無障礙建設先進城市。 說起廈門的無障礙建設,有一長串的成績單:早在幾年前,島內85.5%的城市道路設置了盲道,盲道總長度461公里;為有上網需求的盲人購置了讀屏軟件,幫助他們上網“看”世界;不少電梯增設了盲文標識;很多場所也設置了無障礙廁所…… 不過,對殘疾人來說,他們更關心的是:盲道建好了,能不能放心地走出去;一條馬路,能不能方便地跨過去。無障礙設施好不好,關鍵要看它是否真正發揮了作用,為殘障人士提供了切實的便利,否則,建得再多,也只是一堆紙面上的數據而已。 只有做到無障礙設施真正“無障礙”,“先進城市”才能實至名歸。 |
相關閱讀:
- [ 02-03]火炬路無障礙通道下坡處設石礅 常有人騎車撞上
- [ 11-18]蒙面蜘蛛俠坐輪椅驚現銀行門前 呼吁無障礙建設標準化
- [ 09-24]無車日重在保障無障礙綠色出行
- [ 09-22]“無車日”重在打造“無障礙”綠色出行
- [ 08-07]福州:建無障礙公交障礙多 網友期盼早日推動
- [ 06-20]農工黨廈門市委建言在市區大力發展無障礙公交
- [ 06-04]理念無障礙 過橋才能無障礙
- [ 04-26]福州南火車站無障礙電梯啟用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