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考?
●須參加福師大閩南話加試且成績合格
●高考分數線達到廈門理工學院招收線并被錄取
學什么?
●學習運用閩南話進行主持、采訪、編導等,還要學習閩南文化
●與臺灣多所高校合作,學生將在大三期間到臺灣學習交流一年
海西晨報訊(記者 汪長福 實習生 林桂楨)廈門理工學院今年新增“閩南話專業”。這個消息,在高校增設專業的各個消息里,很不起眼;但如果將它放在廈門高校的課程里來看,就會發現亮點:這是閩南話第一次成為“專業課”。
以往,閩南話一直作為選修課,出現在大學課程表里,很多時候作為專業課的“陪跑”,是“撈學分”的課程。而這次增設專業,堪稱閩南話在廈門高校課程中首次被“扶正”。授課老師是誰?要學些什么?和一般的閩南話選修課有什么不同……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進行走訪。
【招生】
今年只招6人 需有閩南話基礎
廈門理工學院數字創意學院院長郭肖華說,他們是廈門地區首家開設閩南話方向專業的高校,今年要招6名學生。這里所說的“閩南話專業”,全稱是“播音與主持藝術(閩南方言)專業”。該院在2011年開設“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今年將招60-80名學生。從兩岸交流的角度看,廈門離臺灣那么近,很有必要單獨開設閩南話方向的專業。
填報這個專業的考生,必須參加福建師范大學(以下簡稱福師大)的閩南話加試。考生要有一定的閩南話基礎,加試主要包括用閩南話朗讀詞句段落、即興自我介紹、話題評述等內容,專家組進行考評打分。合格后,高考分數線達到廈門理工學院招收線并被錄取,就能進入該專業學習。
【教學】
學博餅和茶道 去臺灣交流一年
“專業教學肯定和選修課不一樣,針對性更強。”廈門理工學院數字創意學院的黃婉彬老師說,她有過18年電臺閩南話主播的從業經驗,將全權負責這6名學生的專業學習。她說,會說閩南話并不等于就能運用閩南話進行主持、采訪、編導等工作。在她看來,閩南話包含的內容非常豐富,童謠、歇后語、俗語、俚語等都很精彩,但現在能夠準確運用的年輕人越來越少。
因此,在教學設置上,黃婉彬有一套構想。除了一周四節大課,學生每周還要上2個小時的小課。為了適應不同學生的需要,她制定了不同的教學“套餐”,將采用情境教學法,比如中秋節在課堂“博餅”教學、把閩南的茶道和美食等帶進教室、組織學生進社區與閩南老人交流等。
此外,為了加強應用性,廈門理工學院還與臺灣銘傳大學、世新大學等高校合作,讓“閩南話專業”的學生在大三期間到臺灣學習交流一年。
【就業】
就業率特別高 多在媒體供職
閩南地區有句俗語:“學好閩南話,走遍東南亞都不怕。”確實,閩南話是福建、臺灣,乃至東南亞華僑的主要語言工具。記者注意到,福師大傳播學院較早開設了播音與主持藝術(閩南方言)專業。系主任彭曙光接受采訪時說,5年來,閩南話方向專業的招生名額由每年5人擴展到現在10人左右,目前該校已有兩屆“閩南話專業”的畢業生走上工作崗位,就業率達到100%。有的畢業生就職于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鳳凰衛視等媒體。
【鏈接】
閩南話選修課 很受學生歡迎
事實上,廈門不少高校都已開設閩南話選修課多年。授課老師和教學方法,各具特色。
廈門大學:老教授帶學生 聽歌仔戲逛廟宇
廈門大學中文系開設兩門可供全校各院系學生選修的課程《閩南方言與文化》、《閩南話入門》。
據了解,《閩南方言與文化》的授課老師是編著有5本閩南方言辭典、長期從事中小學閩南話推廣工作的周長楫教授。“閩南話涉及的地域廣闊,歷史悠久且變化很小,如今很多年輕人都不會講閩南話了,這多可惜啊。”周教授認為,他開《閩南方言與文化》就是希望閩南方言能得以保留、傳承。如今,77歲高齡的他已連續五年在廈大開設這門課。
除了課堂講授閩南話的發音、閩南文化等,周教授還帶學生聽歌仔戲、探訪民間信仰的廟宇等,讓學生感受閩南文化,很受歡迎。
廈門理工學院:“紀爺爺”講課 不用麥克風
廈門理工學院觀光與酒店管理學院也開設有閩南方言課程,授課老師紀亞木被學生親切地稱為“紀爺爺”。
在該院空乘班學生眼里,寶刀不老的“紀爺爺”講課從來不用麥克風,聲音洪亮,總是充滿活力和熱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