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耗材費檢查費 調高診察費手術費 黃勁超圖
海西晨報訊(記者 陳淑君)看病貴嗎?如今在廈門,找主任醫師看一次病,掛號費只要22元,連剪一次頭發都比這貴。那么,為什么市民依然感覺看病貴?其實,貴的是藥費和做檢查的費用。
如何讓醫院不再靠賣藥、賣耗材、做檢查來賺錢,而是實實在在靠醫術賺“技術錢”、“護理費”?作為《廈門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綜合試點實施方案》中的重要一環,昨日,備受關注的《廈門市2015年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方案》(以下簡稱“價改方案”)出爐。新方案將從今年7月15日起正式執行,其亮點在于“重技術、重勞動、輕設備”,降低耗材、檢驗價格,提高醫生的診察費、手術費。
第一步
實施“兩降兩升”
此次“價改方案”目的是通過價格改革達到“財政保障可持續,醫保基金可承受,群眾負擔總體有所減輕,醫院收入不降低”四個平衡。方案分三階段實施:
第一階段從今年7月15日起實施,調整醫療服務價格項目1157項,共涉及4個板塊,具體可歸納為“兩降兩升”。
“兩降”:一是耗材降價,所有政府辦公立醫院實施耗材零差率,其使用的耗材按進價計費,使醫院失去逐利沖動,推動醫院合理選用耗材,達到因人因病診治的目標;二是降低部分大型醫療設備檢查治療價格,引導醫院合理檢查檢驗及推動檢查結果共享,不僅可減輕患者負擔,而且可有效緩解因重復檢查造成的醫院排長隊看病難問題。
“兩升”:一是調高部分手術類價格;二是調高部分體現技術能力的診察費價格。通過調整,真正體現醫務人員的技術勞務價值,初步實現我市醫療服務價格的結構性調整,有利于促進公立醫院向提升醫療技術水平方向發展。
醫療服務價格全面分級
接下來
第一階段目標達成后,第二階段,要結合成本測算,基本完成我市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的結構性調整;同時,醫療服務價格全面實行分級價格。
第三階段,要建立較為完善的以成本為基礎的常態化價格調整機制,賦予醫療機構一定的定價權限,適時放開一批非基本醫療。
CT檢查費降了 專家診察費漲了
“兩降兩升”如何讓患者受益?如何體現醫務人員的技術勞務價值?有關部門舉例為市民算了一筆賬:
(1)以手術類闌尾切除為例:抽樣病例需3名醫生、2名護士,平均耗時2小時。
價改前抽樣病例4天住院總費用為8146元,價改后總費用為8168.5元,增加22.5元。其中:提價部分包括闌尾切除術50元/例、麻醉60元/例、住院診察費4天合計12元,合計增支122元;降價部分包括取消耗材加價59.5元/例、剔除血型鑒定2項計40元/例,合計減支99.5元。
增加的22.5元中,約70%由醫保基金支付,患者承擔的很少。但對于醫院和醫生而言,這體現了對醫護人員勞動價值的尊重。
(2)大型醫療設備檢查治
療降價:如常用的CT螺旋平掃,現行每次255元,調價后217元,降價38元降幅15%,患者可從中直接受益。
據悉,此次醫療價格的調整實行差別化。對需常年治療、原本就醫負擔較重的部分特殊患者群體如尿毒癥患者的血透治療不做調價。
診察費價格調整,繼續執行現行5個級差(詳情見上圖)。為進一步落實差別化的醫療價格政策,引導分級診療,普通醫師(主治、住院醫師)診察費、中醫辨證論治費不作調整,拉開副主任及以上醫師價格。其目的是體現高水平醫生的技術勞務價值;運用價格杠桿引導患者減少往三級醫院請專家醫生問診,轉而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就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