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施工工人易先生 東南網7月6日廈門訊(海峽導報記者 呂寒偉/文 陳巧思/圖)留守就像一個怪圈,十幾年前,有孩子在留守,慢慢地,他們長大了。十幾年后,依然有孩子在留守,他們正在成長。 了解“留守兒童”的問題,是為了更好地幫助孩子,因為他們是我們的未來。而作為“留守兒童”的父親,更該反省,該如何關心自己的孩子。 樣本一 無奈的留守父親:老易 女兒從小留守 老易是一名電焊工,45歲,湖北荊州人。每天,老易都會下到嘉禾路的地底下,為地鐵1號線施工。外面車水馬龍,下面相對安靜。 他的女兒今年19歲,讀大一,從小就是名留守兒童。“我和老婆都在外打工,不出來不行,生存都成問題。”說到讓孩子留守,老易滿心無奈,家里一點田地,光靠那點收入實在不夠,夫妻倆只能外出,任由房子長期落鎖。 父女間的距離遠了,溝通少了。幾年前,老易在云南,妻子在廣州的服裝廠,他們和孩子的溝通只靠一通電話。“一般是有什么事情才打電話,比如小孩子想我們了,就打一個,以前是一個星期打一次,后來到了高中,給她配了手機,她先打過來,因為電話費貴,我們按掉,再重新打回去。”老易說。 電話里,老易經常跟女兒反復說的話是:“要聽話,好好讀書。”他坦承,路途太遠,要盡到關心責任實在沒辦法,只有年中、年尾各回一次,跟孩子交代一下。 老易的家,離鄉里的小學有2公里路。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女兒小易便去學校寄宿,一個星期回家一次。 像他女兒這樣的留守兒童,在當地還有很多。“我們這邊的同學都是這樣的,在我們村里,隔壁的鄰居,當時和我同一個年級的留守兒童,有七八個。”撥通小易的電話,她在電話那頭回憶。 寄宿之前,小易只會簡單的家務活,但到了學校之后,要學會照顧自己。“洗衣服是必須的,之前只在家里幫爺爺奶奶干過活,一開始很不習慣。”她說。 她更不習慣的是,在她生病的時候、過生日的時候,為什么爸爸媽媽不在身邊?在大多數人家里都在熱熱鬧鬧過年時,他們一家人卻經常無法團聚,她感到一種深深的孤單。而這樣的生活,也讓小易養成了獨立自主的習慣。“全靠她自己。”老易說。 |
相關閱讀:
- [ 07-03]縣委組織部、縣婦聯為農村留守兒童送愛心奶粉
- [ 06-30]市、縣婦聯攜手企業 為留守兒童發放愛心奶粉
- [ 06-30]“洋留守兒童”獲關愛 90后女警定期走訪建檔案
- [ 06-29]福州邊防官兵服務僑胞:“洋留守兒童”獲關愛
- [ 06-24]莆田首個"留守兒童文化之家"掛牌成立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