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海捕魚吸引不少市民嘗“鮮”。(記者 姚凡攝)
廈門日報訊(記者 林雯)8月1日中午12時,休養生息三個月的福建海域開漁了。隨著漁船的陸續回歸,市場上的海鮮品種開始豐富了起來。不過,不少商家說,想吃更便宜的新鮮海捕魚,可以再等等。
漁船出海帶回新鮮魚
廈門的伏季休漁期歷時三個月,從5月1日開始,市場的野生海捕魚數量開始陸續減少,6月中旬以后,休漁期前常見的野生墨魚、魷魚、海蟹、帶魚、鯧魚、赤棕魚等干脆在市場上銷聲匿跡了。供求關系引發了價格的變化,盡管有廣東、海南等地的冰鮮和養殖魚類補充市場,但魚鮮價格還是普遍上漲了二至三成。
不過,這種情況很快就要改變了——隨著福建海域開漁,臨近廈門的龍海籍、漳州籍以及廈門籍漁船陸續出海開捕,很快為廈門帶來了第一批新鮮海捕魚。
記者走訪第八市場時看到,相比上周,市場上的海產品種類多了一些,烏賊、巴浪魚、海蟹、帶魚和一些小雜魚開始回歸市場。不過,總體數量仍然很少,而赤棕魚、紅眼猴、紅娘魚等本地市民十分喜愛食用的魚種則更少見,偶爾能在一個攤位上看到,但個頭也都很小。至于價格方面,只能說個別品種有微調,比如烏賊,每斤從休漁期前的二十六七元跌至昨日的25元,而巴浪魚之類的平價魚種,則基本保持在6元/斤,沒有變化。
海鮮價格未見明顯下降
記者走訪了第八市場和松柏菜市場,一些商家告訴記者,目前海鮮價格暫時沒有明顯下降,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先回來的大部分是小船,大船還在作業,所以供應還跟不上。第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野生海捕魚的捕獲量不大,一些名貴野生魚種比較少見。在福建漁船“歇網”期間,臺灣籍漁船并不停產,所以臺灣海峽的總體捕獲量不如想象中多。
記者昨日從市水產品批發市場管理處了解到,這兩天,開漁后第一批開工的漁船已經陸續返港,總體以小船為主,再過兩天,返港的船才會多起來,“大船下網就兩三天,再加上回程,時間基本要五六天。”
市水產品批發市場管理處的工作人員馬先生告訴記者,參考往年經驗,新鮮魚貨回港后,養殖類和冰鮮魚貨將首當其沖地下調價格,幅度大約是10%至15%左右。接下來隨著海捕量的逐漸上升,新鮮海捕魚的價格也會在一周以后下跌大約一成。預計到9月中旬左右,近海新鮮海產品大量上市時,廈門的海鮮價格才有可能出現較大幅度的下調。接下來隨著中秋節和國慶節接踵而至,廈門的海鮮銷售量將沖高,養殖類和凍品魚類的供應將回落。
【同步】
首批鮮貨入市 市民組團嘗鮮
本報訊(記者 沈彥彥)伏季休漁結束后,開漁的一些小漁船陸續返港,帶回了不少新鮮海捕魚,不少市民忍不住組團嘗鮮。
“這種小魷魚,我們都是趁著漁船返港的時候過來買,新鮮又好吃,還可以曬干?!崩畎⒁淘缟狭c就和“姐妹團”一起到批發市場中“組團批發”。雖然批發市場里數量太少不賣,就算是散賣價格也較高。不過,李阿姨說,她們的目標是本港小海鮮,組團過來買,不是為了低價,奔的就是一個“鮮”字。
作為全市最大的水產品交易市場,廈門中埔水產批發市場里充滿了“新魚”鮮亮的氣息。魷魚、墨魚、紅魚、巴浪魚、鸚哥魚、紅甘魚、沙蝦等無法養殖的海鮮品種,在禁漁期難覓蹤影,現在開漁了,市民們自然要吃這些許久未見的海鮮解解饞。和市民們闊別數月的新鮮巴浪魚、扒皮魚、龍頭魚、魷魚、墨魚、沙尖魚、翅中魚、小白鯊、石蟹、藍花蟹等新鮮魚貨已經占據了攤點的重要位置,海鮮檔口生意紅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