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童年記憶
自稱中國人致母遭掌摑 以研究東南亞文學著稱的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欒文華在研討會上做主題發言。他認為,東南亞的抗戰和中國的抗戰是聯系在一起的,中國的抗戰文學對東南亞有直接的影響,“自1939年起,南下的中國作家郁達夫、胡愈之、沈茲九和王紀元等分別在《星洲日報》和《南洋商報》擔任編輯,不遺余力地宣傳抗戰,巴人、楊騷、金丁、高云覽等作家更加勤力奮筆,號召行動,有力地推動了抗日救亡運動和抗戰文學向前發展”。 欒文華還講述了他童年的記憶。1939年,他生于吉林?!靶r候有一次坐火車,大人逗我玩,問我是哪國人,我說我是中國人。結果,被偽滿乘警聽見了,他走過來,給了我母親一巴掌,沖我們吼:‘你是滿洲人,不是什么中國人!’”雖不打在自己臉上,但這一巴掌讓欒文華至今都能感受到火辣辣的疼痛,“即使是孩子,也會漸漸懂得國恨家仇”。 談為何改名 聽起來簡單卻刻骨銘心 戰爭也給駱明的童年留下了揮之不去的陰影。 “因為逃難,我們全家去了新加坡。沒想到,短短幾年后,日軍侵占東南亞?!?935年,駱明在廈門出生,原名葉昆燦。1937年,南京淪陷,國內硝煙四起,年幼的駱明跟著父母逃到新加坡尋求太平生活。 然而,上世紀40年代,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鐵蹄踐踏東南亞。“那時候,我正是該上小學的年紀,但是沒辦法,戰爭期間3年多沒學可上。”駱明說,抗戰勝利后,可以上學了,為了不顯得超齡,他直接上小學3年級,“對當時的我來說,這樣的學生生涯多么艱難”。 那時候的駱明,當起了一字不識的三年級學生。“原名中的‘燦’,繁體筆畫一共16畫。母親說,你不會寫的,所以,改名為相對簡單的‘駱明’?!?/p> 后來,駱明在新加坡成長為一名出色的教師、華文作家,近來更獲新加坡共和國總統公共服務勛章。但他永遠忘不了自己因何改名。談起改名的事,駱明說:“聽起來簡單,但令我刻骨銘心。” |
相關閱讀:
- [ 12-01]廈門籍作家高云覽紀念文集《永遠的豐碑》首發
- [ 08-17]89件僑批文獻亮相福建省圖書館
- [ 08-17]“海峽壯歌——福建省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史實展”開展
- [ 06-04]兩岸聚焦:活力四射的兩岸文學對話
- [ 04-23]“兩岸作家交流會”在臺北舉行
- [ 04-10]臺灣作家、老兵后代劉臺平:助力抗戰老兵赴臺尋袍澤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