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老年人越來越重視生活娛樂。資料圖片
兩岸醫療健康領域交流合作頻繁。
海西晨報訊(記者 潘薇 宗琴)日前,晨報記者獲悉,今年“九八”廈洽會,臺灣海峽兩岸醫事交流協會理事長黃松雄將帶領團隊參加第二屆海峽兩岸養生養老產業高峰論壇。他告訴晨報記者,目前他們計劃在論壇結束后,與廈門市政府商談合作,擬在翔安建設健康養生養老村。
黃松雄表示,兩岸的醫療合作目前正進展得如火如荼,而在大陸投資養老服務業又富有商機與前景。“今年1月份,我們發起設立海峽兩岸醫療產業基金,初期資金規模5億美元。計劃五年內籌集50億美元,以專項資金投入兩岸醫療、生物科技、教育等產業領域。接下來我們計劃在泉州臺商投資區新建一家三甲綜合醫院、一個綜合性健康養生養老村(健康養生養老文創園區),目前已與一家泉州市區醫院達成合作,并爭取申辦一所醫科大學。”黃松雄說。
趨勢
養老服務業
瞄準高端養生
去年,引進臺灣養老理念模式的廈門市溫馨家園養老中心正式開門迎客,試水高端養老,充滿濃濃臺灣味。在臺灣,這樣注重醫養結合的高端養老院為數不少。
據了解,臺灣先于大陸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因此,養老產業的發展較早。尤其在養老、安老、助老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總結成敗得失,可供大陸借鑒。
廈門市臺商協會副會長李鑒育表示,今年年初,自己曾參觀了臺灣長庚養生文化村,確實與傳統所想象的區別不小。“印象中住在養老院的多半是身體不太好的老人,子女無暇照顧才會選擇住進養老院。但那個養生文化村則更像是老人的度假村。”李鑒育說,“在那邊的老年人生活特別有質感,也有自己的朋友圈,平日里可以上課,學習書法、瑜伽,還能一起下棋。老人們多學習和動腦,不僅不會感到寂寞,還能減少老年癡呆癥的發病率。”
值得一提的是,長庚養生文化村緊鄰著長庚醫院,一旦老人出現不適也會方便就醫。李鑒育表示,通過“醫養結合”的方式打造養老院,可以實現醫療資源和養老資源的最大化利用。
“大陸的很多養老院在打造老人生活圈上都缺乏經驗。”李鑒育說,“現如今,不少臺資機構進來大陸辦養老院,可以為大陸的養老服務業提供借鑒。”
落地
需注重本土化與群體劃分
長期以來,兩岸醫療健康領域交流合作頻繁,互補性強。去年,廈門長庚醫院便設立了養老機構長庚護理院,讓臺灣養老經驗“落地開花”。廈門長庚醫院護理部主任蔡來蔭表示,現在大陸的生活、醫療水平進步很快,高質量的醫療護理養老是被廣泛需要的。
那么,將臺灣養老院模式完全照搬是否可行?蔡來蔭表示,打造養老村還需把目標群體劃分清楚,如臺灣長庚醫院的“護理之家”———專門接受身體有疾病,不能照顧自己的老人。“把目標群體劃分開,既節省又集中了資源。”
此外,在廈門生活工作多年的臺灣中醫博士林坤岳表示,自己在廈門生活、工作的6年中接觸了不少老人,其實,兩岸的養老環境還是有些區別,若是打造臺資的養老院,注重本土化落地很重要。“我日常看診接觸了不少老人,發現大部分老人都有被需求的渴望。若是打造養老院,提高他們的被需求感很重要。”林坤岳說。
在他看來,廈門打造老人院的硬件具備后,更需要從軟件去考量。“在日常的生活娛樂中,可以結合當地的一些特色,打造具有社區功能的養老院。可以讓他們種種菜,或是平時開辦興趣班,發揮每個老人的特長,都將會給他們帶來不錯的居住體驗。”
發展
臺資醫療機構搶“登陸”
日前,廈門市出臺的《關于加快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簡稱《意見》)提出,允許臺胞以獨資、合資、合作等方式在廈興辦養老服務機構,允許臺胞參與公建養老服務機構的經營,鼓勵臺胞來廈養老。
《意見》對臺資在廈興辦非營利性養老機構實施優惠政策,由其興辦的非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可享受床位建設、床位運營、床位綜合責任險補貼和水、電、管道燃氣的價格優惠。
對此,黃松雄表示,現在臺胞來大陸開辦養老院是一個趨勢。“現在臺灣也有不少醫療機構很看重大陸的醫療健康市場,特別在臺灣經驗很豐富的養老服務業。這也為進駐大陸增加了不少保障。”
黃松雄計劃在大陸多個城市辦健康養生園區。目前已在泉州建設相關的醫療健康項目,他告訴記者,選擇在泉州打造這樣的健康養生園區,主要是因為泉臺“五緣”深厚,泉州是臺灣漢族民眾的主要祖籍地之一,兩地交通便利,語言、風俗相近。同時,泉州常住人口和流動人口龐大,醫療資源尤其是優質醫療資源較緊缺,醫療產業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現在,他又計劃在“九八”廈洽會后,帶團拜訪廈門市政府,“我們最初有交流過這樣項目,計劃在翔安打造健康養生園區,廈門離臺灣很近,醫療合作往來便利。特別是廈門現在的老年人口比重也很大,這樣的情況下,開辦養老機構需求還是很大的”。
傳統養老觀念亟需轉變
養老問題一直頗受關注,“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是全社會的愿望和目標。那么,如何養老?提及這個話題,一般人首先想到的便是子女來履行養老義務。甚至在很多老人看來,“養兒防老,去養老院就是兒女不孝”,他們一時難以接受新潮的養老方法,選擇家庭養老方式的仍然是主流。
在時代發展下,養老方式日趨多元化,“80后”、“90后”中獨生子女占了大多數,對于“父母年邁后能采取的養老”,他們中很多人認為,“如果有能把父母照顧得更好的養老院,為什么不選擇呢?”
不少臺商談及這個話題時表示,傳統觀念上,不少人認為老人在養老院養老,是因為子女無暇照顧,或是嫌麻煩,這種觀念正慢慢發生改變。如今,很多臺資養老機構來大陸后,針對老人需求來服務,充分利用老人特長,提供給老人被需求感,注重他們內心的體驗,豐富他們的生活,讓“老有所用”真正落實到了老人的生活中。然而,這樣的養老方式還需要社會更多人的理解和支持。
日前,廈門市出臺相關政策鼓勵臺資機構合資或獨資來廈興辦養老院,鼓勵臺胞來廈養老,在養老院養老漸漸成為一個趨勢,傳統的養老觀念需要轉變。
事實上,引進臺資養老機構更多的是學習他們的經驗與服務、軟件的配套與打造。無論是主打養生健康還是醫養結合,只有提升老人的養老舒適度,讓老人在養老院比在家里更自在和快樂,才能轉變現在傳統的養老觀念,得到老人家人的支持以及社會的鼓勵,讓“在養老院養老”真正成為現實生活中的一種常態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