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炮臺克虜伯大炮。 記者 黃旭 攝 克虜伯大炮炮彈。 記者 黃旭 攝 南炮臺大門。記者 黃旭 攝 海西晨報訊 今天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日。 回顧歷史,在1937年9月3日,廈門抗日保衛戰取得勝利,鼓舞了華東抗日戰場的抗戰士氣。 據漳州開發區多年研究南炮臺歷史的相關人士介紹,這次保衛戰中,位于廈門灣南岸的南炮臺成功擊沉日軍“箬竹”艦,這是抗日戰爭中華南戰場首次擊沉日本軍艦。 1937年9月3日 南炮臺炮擊 擊中“箬竹”艦 軍事古跡南炮臺位于漳州開發區石坑村嶼仔尾東南臨海突出部鏡臺山上,又稱嶼仔尾炮臺,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漳州開發區企劃部總經理黃清亮曾負責該區文化工作,多年來致力于南炮臺的研究。現年78歲的謝永杰老人,其父謝金水是廈門保衛戰中南炮臺主炮手李青山的結拜兄弟。 近日,記者跟隨黃清亮和謝永杰老人來到南炮臺,一睹昔日抗日軍事要地風采。只見南炮臺高聳的城墻,雖然歷經戰爭的洗禮和歲月的侵蝕依然傲視海疆,斑駁的外墻上,密密麻麻的彈孔清晰可見,城內戰壕、炮臺、彈藥庫等遺跡,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參觀。 據黃清亮介紹,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后,中國開始全面抗戰。8月13日,中日爆發淞滬會戰,戰斗異常慘烈。為牽制日軍,減輕淞滬會戰壓力,1937年8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電令第157師師長黃濤增派部隊進駐廈門。鑒于廈門情況復雜,沿海形勢緊張,黃濤又迅速增派469旅937團和師屬炮連趕赴廈門,官兵修葺炮臺,建筑工事,準備打擊日本侵略者。 1937年9月3日凌晨4時3分,在空中掩護下,日軍出動“箬竹”、 “羽風”、“扶桑”等艦,突然駛進大擔島燈塔前的海面進行挑釁。當天上午9時許,日艦開進廈門灣,胡里山炮臺、磐石炮臺、白石炮臺等遭到日機瘋狂轟炸和日艦炮擊后,日機返回巡洋艦,日艦繼續向廈門縱深方向開進,企圖從廈門港登陸,占領廈門。廈門灣各要塞炮臺遭受攻擊后,組織反擊,打得日艦不敢靠近。 “當天上午10時許,日艦不敢在炮火攻擊區掉頭撤離,只好在日機的掩護下倉皇躲到鼓浪嶼西北側,在廈門灣各個炮臺大炮難以覆蓋的地方躲起來。”黃清亮研究認為,日艦一直龜縮到9月3日下午兩三點,在取得日軍空中支援后,才由鼓浪嶼向青嶼方向逃竄。 當觀察到敵情后,南炮臺守軍調整好炮擊角度,緊盯日艦行蹤,待日艦進入攻擊范圍后,南炮臺主臺長立即下令開炮。主炮手李青山一炮打響,“箬竹”艦猝不及防,右舷中彈,開始傾斜。“羽風”、“扶桑”等艦見狀趕緊護航“箬竹”艦逃離,“箬竹”艦于當天下午4時許在塔角附近的沙灘上沖灘,艦上日軍放棄“箬竹” 艦,上了其他日艦撤離。 1938年5月 日軍再侵廈 報復南炮臺 “小時候,父親經常帶著我到南炮臺,講述南炮臺擊沉日艦往事。”擊沉“箬竹”艦那年,謝永杰才出生,雖然沒有親歷那場戰斗,從小到大,他跟南炮臺卻有著深厚的淵源。漫步在南炮臺,細說起父輩口頭相傳的南炮臺戰史,謝永杰如數家珍。 謝永杰說,他爺爺是龍巖人,因清朝末期修筑南炮臺而來到嶼仔尾安家落戶。抗日戰爭時期,他父親謝金水也在南炮臺做事。1937年9月3日,“箬竹”艦被李青山擊沉后,日軍對南炮臺懷恨在心。1938年5月,日軍再次入侵廈門后,對南炮臺進行了瘋狂的報復。 “南炮臺的炮是慢炮,在炮筒里填完炸藥和炮彈才能發射,每次從填炸藥到發射,至少需要半個小時。”謝永杰曾聽爺爺說,日艦上用的是快炮,可以連續發射,再加上飛機轟炸,只有幾十名守軍的南炮臺完全擋不住敵軍的攻擊,官兵只能從南炮臺的逃生地道撤離,退守到后面的寨仔山。 那場戰斗,南炮臺守軍有6人犧牲。南炮臺的火藥庫、大炮要件以及軌道全被炸毀,南炮臺大門上“播蕩煙塵”的石牌匾也被炸落在地上。日軍攻上南炮臺后,為了泄憤,還將硫酸灌入炮筒,以報“箬竹”艦被擊沉之仇。 |
相關閱讀:
- [ 09-03]福建日報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七十周年特刊
- [ 09-03]閩清成抗戰戰略后方和宣傳主陣地 各界支援前線
- [ 09-03]老兵黃偉在抗戰老兵方隊接受檢閱 為省軍區離休干部
- [ 09-03]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日 智能腕表手機贈與抗戰老兵
- [ 09-03]福州開展形式多樣活動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
- [ 09-02]聽講古看電影 中華街道舉辦活動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
- [ 09-02]廈門集美組織多場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主題活動
- [ 09-02]廈門一中舉辦特殊開學第一課 抗戰老兵講革命故事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