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廈器官捐獻出現怪現象,捐獻者多為外來務工者,圖為器官捐獻者家屬簽字(資料圖廈門市紅十字會供圖) 東南網10月26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李方芳)“爸爸不行了,我愿意把他的器官全部捐獻出去。” 本月17日晚上9點多,在廈門市第二醫院手術室外,從貴州來廈打工的小穆,紅著眼睛簽下了人體器官捐獻志愿書;手術室內,他51歲的父親穆玉強,因哮喘病發作搶救無效,再也沒能醒來。 但穆玉強捐贈的肝、腎,將讓3名與死神抗爭的重癥患者重獲生存希望;他捐出的一對眼角膜,也將讓2名患者重見光明。這天,他成了廈門2015年第三例人體器官捐獻者,也完成了自己涅槃般的“生命延續”。 故事1 一個淳樸善念 捐器官義助5人獲新生 因為彌足珍貴,被捐獻的器官一直被譽為“生命的禮物”。而搭起死亡的悲痛和新生的喜悅之間橋梁的,是一個家庭的無私善念義舉。 小穆與妻子在廈打工,一家四口雖不富裕,但其樂融融。今年8月,他們的第三個孩子出生了。“父親看我們又打工又帶小孩挺辛苦,說要來幫忙帶孩子。”小穆說,父親從小就有哮喘病,近幾年病情日漸加重,時不時便會犯病,他們一直都勸父親在老家保養身體。但今年9月初,父親還是來了,不僅幫忙帶小孩,還會去附近工廠打零工,說要存錢給孫子們讀書。 10月15日白天,穆玉強到一處工地幫忙搭腳手架,當晚10點多在家突發哮喘暈倒。雖經120緊急送醫,卻喪失自主呼吸,只能靠呼吸機維持生命。 父親臨終前,此前未接觸過器官捐獻的小穆和家人,經慎重考慮,決定捐出父親的器官。“我們希望父親的器官,能夠幫助到其他病人延續生命。”小穆說,父親生前一向樂于助人,他相信,如果父親知道自己能幫到5個人,也會感到開心的。 故事2 一種無奈煎熬 不怕花錢就怕苦等器官 據廈門市紅十字會數據顯示,2014年度整個廈門地區完成器官捐贈登記共153人;2015年度,截至昨日登記123人;從2007年至今,總共捐獻成功為13例。但這相比于龐大的器官需求,仍顯得杯水車薪。 據介紹,廈門30個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中,僅1人能如愿得到移植。每天,他們忍受著病痛折磨,也焦急地等待著匹配的器官。“每天,都覺得像有把刀在割我的肝一樣,痛得想死。”潘福躺在病床上,用手按著自己的肋部,肝硬化已經折磨了他兩年。“我都不知道我弟媳是怎么扛過來的。她和我說,給老潘治病多少錢都舍得花,就是每天等著有沒有合適肝源,這精神折磨她受不了。我眼看她的頭發都白了。”潘福的表姐說,在廈門,能做肝移植的醫院有兩家,他們都排了隊;但醫生也說,如果能在一年內找到匹配的肝源,那算是非常幸運的了。 |
相關閱讀:
- [ 09-20]晉江一菜販被三男子持刀追砍|光澤首例人體器官捐獻讓患者看到康復希望
- [ 08-23]我國首次發布器官捐獻指南 望消除公眾誤解
- [ 04-10]國內|國家衛計委將開展專項行動打擊代孕 中國器官捐獻:很多在等待中死亡
- [ 03-11]龍巖最小器官捐獻志愿者病情突然惡化離世 未能捐獻器官
- [ 06-07]5歲兒子患白血病 "狠心"父親:救不活就把器官捐獻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