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美麗廈門的獨特魅力。
福建日報訊(記者 林世雄 蒙少祥)日前,廈門公布了今年將要實施的24項為民辦實事項目,其中有近10項與生態環境建設有關,其余還涉及交通出行、特殊群體保障等方面。
在20日舉行的廈門全市統籌城鄉發展工作會議上,省委常委、廈門市委書記王蒙徽強調,必須按照“五位一體”要求,堅持“四化”同步發展,以美麗廈門戰略規劃為藍本,以實現“百姓富、生態美”為目標,以新型工業化為動力,以新型城鎮化為載體,以農村農業現代化為基礎,以信息化為手段,提升統籌城鄉發展的質量和水平。
美麗廈門不僅指美麗的廈門島內,也包括美麗的島外;不僅指景色宜人,也包括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進一步提升市民幸福感。
百姓富、生態美,是全省的大戰略、也是美麗廈門的基本追求;既是廈門統籌城鄉發展的目標,又是實現城鄉統籌發展的重要原則。可以說,廈門今年將要實施24件實事項目,力促百姓富與生態美的有機統一。
重生態:建設凸顯“美麗廈門”
今年起,廈門全面推進“美麗廈門戰略規劃”,與此相應的是,今年許多為民辦實事項目也凸顯了“美麗廈門”建設。比如,許多項目都涉及生態環境建設,不僅要提升改造筼筜湖步道,還要建設五緣灣、湖邊水庫、忠侖公園等慢行系統;不僅要提升杏林灣景觀工程,還要建設佛祖山、南鎮山公園……
廈門今年將實施不少生態整治修復項目,其中包括東南海岸天泉灣岸段整治修復(音樂廣場到白石炮臺)、鼓浪嶼海島整治修復及保護、環島路(長尾礁-五通)岸線整治和沙灘修復、海岸帶及濕地公園引種修復項目(翔安火炬大橋下游)。
廈門市近年來大力倡導綠色、低碳出行理念,著力構建城市慢行系統,同時,自行車道系統也是一個重中之重的項目。廈門今年要建設五緣灣、湖邊水庫、忠侖公園等自行車道系統,以及前埔BRT—軟件園二期—五緣灣片區自行車道系統。今年“五一”,廈門集美環杏林灣岸線首段全長2.6公里的自行車道將對外開放。該項目最先投用的2.6公里示范段,位于園博苑西側至IOI棕櫚城項目附近,親水木棧道、休閑廣場和沿線綠化均已到位。示范段擬建3個自行車驛站,分別設置在園博苑西門、中航城、杏錦路附近,共計劃投入200輛自行車。
其實,在廈門海滄區,公共自行車系統已具雛形。通過站點建設、自行車配置、租賃與運營服務,海滄已建立起一套便捷通往公園、社區、商業網點及各類機構等主要交通節點的綠色環保出行系統,市民出門步行3分鐘即可到達自行車站點。自行車道的建成,還助推了當地的公務出行改革。海滄區規定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因公外出,距離在3公里之內的,一律采用騎自行車或步行方式;同時,把公務自行車站點建設納入公共自行車系統,通過公務人員的身體力行,推動綠色出行。截至目前,海滄共建成公共自行車路網44.8公里、站點45個,解決了許多人回家“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抓統籌:城鄉協調互補齊頭并進
在廈門全市統籌城鄉發展工作會議上,王蒙徽強調,城與鄉是矛盾的有機統一體,既不能撇開農村的發展談城鎮化,也不能離開城市的發展談農業農村現代化,而必須將二者統一起來,立足當前、謀劃長遠、統籌推進。統籌城鄉發展目的是推進城鄉協調、一體發展,但不是要城鄉一致化,更不是要簡單地消除農村農民農業,把農村變成城市。統籌城鄉發展,要立足城鄉各自的特色和優勢,在一體統籌的同時,注重差異發展,通過推進“四化”同步發展,創新發展模式,優化發展路徑,讓城市更像城市,讓農村更像農村,探索一條城鄉協調互補、齊頭并進的發展路徑。
因此,在廈門今年要實施的24項為民辦實事項目中,有相當多的項目是專門針對廈門島外地區的,而且涉及文體設施投入、農村道路以及生態綠化等方方面面。比如,今年集美新城的嘉庚劇院、誠毅圖書館、誠毅科技館等3個公建項目要投入使用,要增加島外農民單杠、燈光籃球場等健身設施,改善提升島外各區村村通道路,強化島外治安防控系統建設,島外四個區通過實施1萬畝林地改造以達到生態風景林的景觀效果。
廈門推進的新型城鎮化這一城鄉統籌發展的載體,重點是要以主體功能區建設統籌優化空間布局,以完善基礎設施提升城市承載力,以優化服務配套增強城市功能,按照中央要求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努力構建現代城市與現代農村和諧相融、現代文明與歷史文化交相輝映的新型城鄉形態。
促民生:醫保與養老都有保障
廈門今年的24項為民辦實事項目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始終都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優先位置。
比如,“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籌資標準和財政補助標準,提高城鄉居民門診醫療費報銷水平”是今年廈門的醫保惠民新政。該惠民新政通過進一步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減輕參保人員醫療費負擔,強調政府對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投入的均等化,實現全體市民公平享有基本醫療保險。
從今年7月起,廈門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籌資標準從原來的每人每年500元提高到550元,其中財政補助標準由原來的390元提高到430元,提高了40元,比國家提出“今年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達到320元”的目標高出110元;個人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標準由原來的每人每年110元提高到120元。醫保新政實施后,每一年可減輕參保人員1500多萬元門診醫療費負擔。
同時,廈門將加快推進“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今年的兩個為民辦實事項目與此有關:一是要建設“醫養護結合”的愛鷺老年養護中心;二是提升空巢家庭老人等特殊群體專業服務水平,打造“溫馨夕陽暖空巢”項目,為前埔南社區空巢家庭老人提供社會工作專業服務,建立社區支持網絡。
另外,廈門要建立城鎮獨生子女父母年老獎勵扶助制度,實現城鄉統籌。對年滿60周歲的非國家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的獨生子女父母,每人每月發給150元獎勵金。對于符合獨生子女和農村二女戶計劃生育獎勵扶助條件并納入低保的父母,每人每月增加1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