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1月17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記者 陳捷 通訊員 廈法宣/文 陶小莫/圖)熱情過了頭,好事變壞事。聚會結束之后,兩個男生爭當“護花使者”,結果引發一場互毆,釀成“血案”。
最終,一個“護花使者”被打倒,送回家后當晚不幸死亡;另一個“護花使者”不但受了傷,還要為此坐牢,并賠償49.2萬元。
近日,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針對這起“護花引發的血案”作出判決,被告人小吳因犯故意傷害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
歡聚:爭當“護花使者”引發一場互毆
悲劇發生于2014年11月16日,這群年輕人原本是要開心聚會的,誰也沒想到竟然引發一場“血案”。
當晚,被告人小吳與被害人小彭及小王、姚小姐等人相約,在湖里區一家KTV聚會并唱歌喝酒。這些年輕人互為同學和朋友,他們當晚原本很開心,玩鬧至次日凌晨方才散場。
在離開KTV時,小吳要送女同學姚小姐回家,可是,小王也要送姚小姐。因此,很快雙方的熱情演變成了爭執。
這時,小王的朋友小彭“拔刀相助”,上前阻攔、推搡小吳,不讓其與姚小姐一起走。沖動之下,小彭還揮拳擊打小吳左側臉部一下。
被打的小吳毫不示弱,也揮拳反擊,擊中小彭左側臉部一下,結果遭到小彭、小王及其朋友毆打,并倒在了地上。
隨后,小吳從地上站起來,又遭小彭踢踹。小吳一怒之下,就揮拳猛擊小彭臉部,致其向后仰倒在地。
血案:被打之后回家凌晨不幸死亡
小彭倒地后,小王等人見狀,就繼續追打小吳,小吳被追逃離現場。
互毆之后,有人撥打120電話,急救人員到場。但是,小彭的朋友卻說,小彭是因為喝多了酒,不需要救治,就讓120急救人員離開。之后,朋友將小彭抬上出租車,送回暫住處。
2014年11月17日凌晨2時許,小彭在暫住處死亡。經法醫鑒定,小彭系左枕部遭受鈍性外力作用或與鈍性物體互相作用,致重度顱腦損傷而死亡。
不過,互毆的另一方、“護花使者”小吳也受了傷,他全身多處軟組織損傷及皮下出血,損傷程度系輕微傷。
第二天,小吳被警方抓獲。近日,小吳被提起公訴,被害人小彭的父母作為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也狀告小吳,請求法院判令小吳作出民事賠償,支付93.3萬元賠償金。
焦點:對方動手在先算正當防衛嗎?
“是他先打我,我才還手的!”法庭之上,小吳為自己答辯說,小彭動手在先,因此,他的行為是正當防衛,無需承擔刑事責任。
最終,廈門中院作出判決,認定被告人小吳故意傷害他人身體,致一人死亡,其行為已構成故意傷害罪。不過,鑒于小吳如實供述罪行,且被害人對案件的引發有重大過錯,所以,法院酌情予以從輕處罰,判處他有期徒刑十年。
另外,法院認定因小吳的犯罪行為給小彭家屬造成的經濟損失共計82萬元,因被害人對案發負有重大過錯,由被害人自行承擔40%的責任,被告人小吳承擔60%的責任。也就是說,小吳最終要向被害人家屬賠償49.2萬元。
法官說法
是主觀報復非被動防衛
針對小吳辯解自己是正當防衛的說法,法官分析說,本案是主觀報復,并非被動防衛。
經查,被告人小吳的供述、現場監控、證人證言等在案證據,均證實被害人小彭的傷害是在雙方互毆中形成的。小吳在互毆過程中具有積極地侵害他人的意圖和行為。
首先,被害人在打斗中雖然占據一定優勢,但僅為一般性的徒手毆打,并未對被告人生命造成緊迫性的威脅,且被告人并未當場求饒或放棄抵抗逃跑。
其次,被告人處于互毆劣勢中仍未放棄毆斗,先后兩次拳擊被害人頭部且有扭打動作,顯然主觀上是報復傷人而非被動防衛。
所以,總體上看,被告人在互毆中雖處于劣勢,但其行為目的的非正當性阻卻了其行為的合法性,其行為不構成正當防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