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剛剛結束的市委十一屆十一次全會提出,“十三五”期間廈門要爭當“五大發展”示范市,力爭建成美麗中國典范城市。近幾年來,廈門圍繞美麗廈門戰略規劃,以國家生態市和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創建為主線,著力構建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努力實現“百姓富、生態美”的有機統一。 日前,由省委宣傳部組織開展的“綠色發展八閩行”走轉改大型主題采訪活動已啟動。本報記者將深入基層,通過主題采訪活動,營造綠色發展的濃厚輿論氛圍,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數字 2013年至今 廈門已建5家遠洋漁業企業 廈門籍遠洋漁船已達67艘 今年捕撈量已突破1萬噸 ? 廈門遠洋船隊在廈門港(現代碼頭)卸貨。(記者 姚凡攝) 廈門日報訊(記者林雯)冬日里的高崎漁港,陽光照耀著波瀾不驚的海面,幾艘小船安靜地停泊在港內。接近年底,喧囂忙碌了一年的高崎漁港終于回歸了平靜。這一年,對高崎漁港來說是極其特殊的一年——超過5000噸的遠洋漁獲從這里上岸,流入全國市場,最終走上了消費者的餐桌。 廈門三面環海,捕撈業在本地擁有悠久的歷史。但是,因為毫無節制的過度捕撈,進入新世紀以來,廈門近海的漁業資源節節衰退。一種專業的說法是,海洋生態系統中個體大、價值高的種類被捕撈殆盡后,捕撈的目標就轉向其他價值較低、個體更小的海洋生物物種,最終導致海洋生物鏈上的所有物種都被過度利用,海洋生物量逐漸枯竭。而一些簡陋的漁船肆意馳騁海上,客觀上也對海洋環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與漁業資源衰竭的現狀背道而馳的是市場存在著巨大缺口。但顯然,近海脆弱的生態環境和生物資源量,已難以應付高強度的傳統捕撈業。 美麗廈門的建設離不開美麗海洋。在劃定五緣灣等禁捕區域后,2013年,廈門重啟暫停了10年之久的遠洋漁業——保護近海漁業資源,到漁業資源更豐富的遠洋公海捕魚。一年多以來,除了出資補貼漁業企業建造遠洋漁船,政府還送出了政策“紅包”,發布加快遠洋漁業發展的八條措施,從企業扶持、漁民就業、規范管理等方面扶持遠洋漁業快速發展。 兩年來,遠洋漁船遠航至西太平洋、北太平洋,帶回鯖魚、深海魷魚、帶魚、馬鮫魚等十分受市場歡迎的品種。為進一步加強建設海洋生態文明,在轉移捕撈場所的同時,多年來,廈門堅持在近海進行海洋生物的增殖放流,今年的放流規模更是創下新高——累計向廈門海域投放了超過5億尾水生生物。此舉不僅有效地促進漁業資源恢復,從根本上修復了海洋生態系統,對維持海洋的生物多樣性和海洋環境保護也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 |
相關閱讀:
- [ 11-26]海鮮攤連環被盜案告破 原來是店面看守員一手策劃
- [ 10-20]廈門農副產品價格回落 肉價下跌海鮮“跳水”
- [ 10-16]暴走廈門夜市 海鮮小吃吃不停
- [ 10-16]海鮮美食愛好者不能錯過的十個海產天堂
- [ 10-10]翔安澳頭社區“三海一僑”打造最美僑村 (圖)
- [ 09-29]海鮮排檔給拉客的哥回扣 拉一單可"提成"60-360元
- [ 09-10]廈門市民買海鮮有新去處 新水產交易中心開始試營業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