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廈門不斷深化綜治平安建設,人民群眾安居樂業。(記者 黃嶸攝)
廈門日報訊(文/記者 吳俊鴻 通訊員 馬勛先 柯少峰)今年來,市委、市政府以打造最具安全感城市為目標,以“三化一龍頭”為抓手,以“美麗廈門共同締造——平安和諧行動”為載體,深入推進綜治平安建設工作,有力保障美麗廈門建設大局。這一年,為不斷提升群眾安全感和滿意率,廈門緊緊抓住綜治責任制這一龍頭,堅持落實市、區、鎮(街)三級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層層簽訂綜治(平安建設)責任書制度,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綜治維穩責任體系。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市委、市政府還把綜治工作績效納入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考核的重要內容。不久前,市領導帶隊對各區黨政領導落實綜治領導(平安建設)責任制進行了考評督導,有力地推動綜治責任落實。
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詹滄洲說:“平安是美麗廈門的重要基礎、支撐和保障。我們必須敢于擔當,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干勁做好立體化治安防控體系、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與網格化服務管理等體制機制創新,讓百姓看得見平安,摸得著幸福?!?/p>
廈門在全國率先探索反詐騙工作機制,于今年7月正式成立市反詐騙中心。該中心成立以來,共緊急阻截各類電信詐騙案件2501起,為受害群眾攔截止付被騙資金1639.4萬元,全市虛假信息詐騙警情下降31.5%。
立體化治安防控體系更完善
創新亮點:反詐騙“廈門經驗”享譽全國
今年8月30日,廈門一家公司財務人員小李,被冒充老板的詐騙分子通過微信騙走200萬元公司錢款。廈門市反詐騙中心啟動緊急止付指令,經過2.5個小時分秒必爭的“戰斗”,不但幫小李追回200萬元,還凍結詐騙分子銀行賬戶內其他人被騙的215萬元。廈門市反詐騙中心大顯神威,是廈門立體化治安防控體系更加嚴密的生動展現。
守護平安,如果把它量化,就是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今年以來,廈門警方創新警務機制,探索建立合成作戰專班、派駐所、特勤大隊(簡稱“一班一所一隊”)實戰勤務機制,有效強化條與塊、機關與基層、情報與實戰的緊密融合,提升警務實戰能力。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10月,全市受理刑事報警數、刑事案件立案數和八類案件數分別比降3.59%、4.31%和21.4%,治安案件數比降13.42%,路面“兩搶”案件數、扒竊案件數分別比降28.38%、11.72%。
目前,全市各社區(村)全面實行社區民警專職化,基本實現了一居一村一警、一居一村多警,全市有社區警務室316個,專職民警439名,全市10萬名“紅袖標”平安志愿者實現了常態化、長效化運作。此外,全市共有8萬多個監控探頭,時刻守護平安廈門的每個角落。
此外,針對普遍高發的虛假信息詐騙警情,廈門率先全國成立市反詐騙中心,建立“打擊、封堵、查處、防范”的一體化運作機制。在今年9月舉行的全國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工作會議上,反詐騙“廈門經驗”作了專題展示,得到中央政法委和公安部領導的高度肯定,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人民日報等全國性媒體予以專題報道。
《廈門經濟特區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促進條例》首次確立糾紛解決分層遞進理念、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建設的組織體系和保障機制,對各種糾紛解決途徑進行整體規劃和協調,全面規范協商調解程序。它的實施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多元化糾紛化解更高效
創新亮點:全國首部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地方性法規實施
今年上半年,環島路曾厝垵附近一家海鮮酒店倒閉,100多名員工被欠薪,思明區法律援助中心馬上組織資深律師和人民調解員介入協調,最終,這起涉案金額達97萬余元的勞動討薪案,在短短9個小時內被成功化解。這是廈門推進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在基層取得實效的一個寫真。
今年5月1日,《廈門經濟特區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實施,成為全國首部具有可操作性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地方性法規。
早在2005年10月,廈門就在全國率先通過市人大常委會出臺《關于完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決定》的地方法規。盡管當時還只是一個原則性、宣示性的法律文件,但對于推動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形成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十年來,特別是近幾年來,各級各部門積極探索、大膽創新,目前全市已基本建立了一個包括訴訟及多種非訴訟方式構成的多元化糾紛解決體系,進一步暢通了群眾訴求表達渠道,拓寬了糾紛解決途徑,有效化解了大量社會矛盾,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截至目前,全市共有人民調解組織884個,其中行業性調委會288個、行業性專業性調解平臺16個,個人調解工作室28個,在化解社會矛盾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廈門在所有村居深化全面開展“平安和諧社區(農村)”創建工作,打造了社區微自治、鄉村微法典等一批既體現共性要求又各具特色的平安和諧創建工作品牌。
網格化服務管理更便捷
創新亮點:全省首個“國際安全社區” 落戶筼筜街道
今年4月14日,在青島舉行的“國際安全社區”命名儀式上,廈門思明區筼筜街道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社區安全促進合作中心評為“國際安全社區”——這是福建省首個獲得此稱號的社區。
“國際安全社區”只是廈門創新社區治理的一個縮影。今年,廈門出臺《關于進一步深化城鄉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的意見》,在實現社區數字化智能化的基礎上,還以居民和不同社區需求為導向,開發積分入學、各種居民信息證明套打等功能模塊,以及手機客戶端、社區互動等特色應用,大力推行“一站式”、“管家式”、“菜單式”等人性化服務,同時結合i廈門“智慧社區”建設,整合280余項為民服務項目,27項民生服務“搬上”微信平臺。目前,全市38個鎮(街)、494個村(居)網格化信息平臺全部建成,在全省率先實現全覆蓋。
廈門還在全市所有村居深化全面開展“平安和諧社區(農村)”創建工作,命名首批39個平安和諧示范社區,全市30%的社區達到“平安和諧社區”創建標準,打造了如思明區曾厝垵文創村、湖里區蔡塘社區、社區微自治、鄉村微法典等一批既體現共性要求又各具特色的平安和諧創建工作品牌,金尚社區等4個社區被評為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社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