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在廈門城墻遺址上參觀。記者 唐光峰攝 明信片上的將軍祠 廈門城墻遺址成了停車場。記者 唐光峰攝 海西晨報訊(記者 彭怡郡)抵得住倭寇入侵,卻擋不住歲月的侵蝕,曾經見證了廈門600多年歷史的明代古城墻,如今只剩下一段,靜靜地臥在園南小學附近的一處山坡上。城墻上長滿了青苔,有些位置的石塊脫落了,城墻上下停滿了車,成了停車場。 昨日,接到讀者的反映后,記者探訪了廈門古城墻。市民呼吁,具有歷史價值的明代古城墻應得到更好的保護。 破:石刻模糊石塊脫落 昨日中午,記者來到了園南小學附近的出米巖小巷,順著小巷一直走,在一片停車場后找到了這段明代的古城墻。 記者眼前的古城墻不復當年的巍峨和莊嚴,身上遍布著歲月留下的傷痕。 城墻上有一棵巨大的榕樹,榕樹的根須將部分城墻“掩埋”住了,甚至伸到了石縫里。記者看到,在一片根須下面數塊石塊脫落了,形成了一個凹洞。 在城墻上,記者找到了四五處石刻,其中包括清乾隆年間名將甘國寶所題的“瞻云”二字。不過這些朱紅的石刻,在雨水青苔的蠶食下已漸漸消失了,好幾個字都已經認不清了。 臟:垃圾枯枝遍地 走上古城墻,地上滿是青苔落葉和垃圾的景象更是令人感嘆。 記者看到,城墻的地面幾乎全部被青苔覆蓋,地面的坑洞里堆積了很多落葉。礦泉水瓶、垃圾袋這些垃圾隨處可見,還有幾件破爛衣服。古城墻下,土頭垃圾、擋風玻璃碎片隨意堆放,還有一輛廢棄的送餐車。 這些垃圾讓本就傷痕累累的古城墻看上去更加臟亂,絲毫沒有歷史古跡的滄桑感。 城墻下停車場的保安說,古城墻沒有人打理,只有他們有時會去清掃。 亂:古城墻變成停車場 垃圾落葉只是讓古城墻臟亂,但城墻上停放的車子卻對城墻造成了破壞。 記者看到,雖然城墻很窄,但還是有一輛白色的小車停到了城墻上。城墻的地面長時間裸露,會被風化,車子開上城墻無疑加重對城墻的破壞。 而城墻下面已變成了停車場,這里停放了十多輛車子,其中不乏豪車。有些車子上面蓋著車篷布,顯然是長期停放的。 停車場保安告訴記者,這段確實是古城墻,但因為產權問題,這里已經是停車場了,供周邊居民停放車子。臨時停車1小時內5元,4小時內10元,包月1個月400元。 |
相關閱讀:
- [ 01-05]廈門新增52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近六成在鼓浪嶼
- [ 11-24]"博博會"賞文化遺珍 親近古跡欣賞藝術體驗文化
- [ 01-20]海滄大街繁華落盡盼新生 為華僑尋根必來之地
- [ 12-19]公園內不能跳舞打球 園區回應出于保護文物古跡考慮
- [ 07-21]鼓浪嶼申遺全力沖刺 鼓浪嶼遺產定義將改為"公共地界"
- [ 01-10]集同安460多處文物古跡《同安文物大觀》正式發行
- [ 12-10]葉氏郡馬陵園昨日揭牌 為廈門第二批涉臺文物古跡
- [ 11-01]中山路百年騎樓遭商業侵蝕 變身"廣告墻"損毀嚴重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