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高潮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无套乱子伦精彩是白视频,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国产特级毛片AAAAAAA高清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廈門頻道首頁> 時政 > 正文

同安召開全區經濟工作會議 確保“十三五”開好局

2016-01-14 11:07:09?來源: 廈門網  責任編輯: 劉瑋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同安區2015年經濟工作成績單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 預計增長8%左右

完成工業固投82億元 增長55%

高新技術企業 新增10家

市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和技術中心 新增25個

66家規模高新企業實現產值103.6億元 比增31.4%

接待游客800萬人次 增長25%

實現旅游收入22億元 增長29%

同安經濟發展取得可喜成績。(何東方攝)

廈門日報訊(記者 盧漳華 吳耀東 通訊員 葉文彬楊心亮)昨日上午,同安區召開全區經濟工作會議,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城市工作會、扶貧開發工作會和省、市工作會議精神,總結全區2015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形勢,研究部署新一年度經濟工作。

會議提出,同安區將圍繞中央“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面貫徹落實中央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要求和中央、省、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產業升級向優、城鄉建設向新、生態環境向美、營商環境向好、百姓生活向富”的發展思路和“富美同安”建設目標,牢固樹立和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積極適應、主動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打造“一中心四基地”為抓手,以加快產業、城市和社會轉型為主線,堅持產城并重、質效并舉,著力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做好穩增長、調結構、強動力、惠民生等工作,確保“十三五”發展開好局起好步。

2016年,同安區將切實加強服務實體經濟,提高城市發展持續性、宜居性,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水平,讓改革發展成果惠及全區百姓。

成績亮眼 同安去年發展迅速

展開同安經濟建設最新的成績單,一個個數字代表的是一份份令人可喜的成就。

去年,同安經濟先抑后揚,去年下半年以來主要經濟指標增幅逐月回升,發展的質量效益顯著提升,多項指標的全市排名在2014年的基礎上都有提升。

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去年同安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預計增長8%左右。三安光電、安德魯森等10個項目建成投產,百路達、高時實業等37家企業增資擴產,日清食品、華虹光學等33個項目快速推進,全年完成工業固投82億元,增長55%。新增10家高新技術企業、25個市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和技術中心,66家規模高新企業實現產值103.6億元,比增31.4%,企業轉型升級和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閩南農副產品物流中心順利搬遷,與京東商城、蘇寧云商簽署電子商務戰略合作協議,電商物流產業集聚加速形成。旅游產業持續火爆,全年接待游客800萬人次,增長25%,實現旅游收入22億元,增長29%。

征地拆遷全片發力,去年全區117個征拆項目實現交地7393畝,完成拆遷36萬平方米,其中24個省市重點項目完成交地5561畝,交地量全市第一,完成拆遷20萬平方米,完成年度計劃175%。

發展后勁不斷增強。59個重點工程有力推進,完成年度投資計劃125%。新城兩個現代服務業基地有序推進,首期統建區用地順利摘牌。同安高新技術產業基地一期全面交地,二期征拆進展順利。輕工食品園、四口圳等片區產城一體化進程加快,以工業集中區為試點的全省首個“工業社區”加快締造。廈安高速、濱海西大道順利通車,珠厝互通主線貫通,同集路改造提升、海翔大道等加快建設。美達復材、紅彤彤等51個工業自建項目加速推進。

城市宜居度不斷提升。2015年環境質量公眾滿意度調查位列全市第一,群眾安全感滿意度調查位列全市第二。環境整治力度不斷加大,節能減排全面鋪開,小流域綜合治理深入實施,首批29個社區和同集路、國道324線等主干道兩側環衛保潔實行市場化運作,成效得到各方好評。

改革創新 促進經濟發展提質增效

穩增長、調結構,就必須依靠改革創新、服務好實體經濟,加大供給側改革,加快培育新增長動能,不斷增強發展的內生動力。

2016年,同安區將圍繞推動實體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認真落實中央開展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行動,采取差別化措施,對現有企業分類實施重點扶持、精準扶持,切實加強服務實體經濟。

重點擴大有效投資,把投資重點放在鏈接新老城區以及實現區域樞紐的城市骨架基礎設施方面,著力在打通道路、完善產業基礎設施配套等方面發力;持續完善指揮部模式,加快破解征拆難題,集中精力再突破一批項目,讓投資盡快落地見效,并帶來新一輪投資。

圍繞供給側轉型升級,持續加快打造“特強大”產業體系,突出在新興產業招商和推動產業融合發展中培育新增長點。圍繞“互聯網+”計劃,加快特色農業發展和產業化經營步伐,推廣涉農電子商務,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圍繞制造業轉型升級需求,大力推進企業“機器換人”、“電商換市”,推動企業生產智能化、網絡化;將同安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和兩個現代服務業基地等項目的各項工作統籌推動,盡快產生效益;堅持創新理念招商選資,突出思維轉變,積極引入機構平臺、建立獎勵機制,突出精準招商,重點引進培育一批基礎條件好、科技含量高、帶動性強產業龍頭項目入駐,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化,培育競爭新優勢。

激發創新動力。提供好的平臺和不斷健全的鼓勵創新機制,大力營造創新創業的好環境。切實加快中船725所海洋材料環境試驗公共服務平臺等一批科技創新載體建設;積極培育工業社區等一批創新社區試點,探索建設“優質工業園、幸福新社區”的新型經濟社會形態;加快創新創業人才引進和培育,依托“人才創業園”、“科技園”項目等人才資源平臺,大力引進海內外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完善人才服務和創業發展保障機制,激發和調動創新創業的積極性。           

統籌發展 提升城市承載力和宜居度

當前,同安正處在加快城市化的關鍵階段。盤活存量、做優增量、提高質量,同安區將統籌好規劃、建設和管理三個環節,重點解決好“人進城,建好城,管好城”的問題,統籌推進南部新城、中部老城和北部生態區建設,著力提高城市發展持續性、宜居性。

增強城市的綜合承載力,盡快優化城市基礎設施,打通城市運行的“血管”和“神經”。立足廈漳泉同城化交通樞紐的區位優勢,加快構建高效、便捷、多層次的綜合交通網絡,積極對接市里“兩環八射”快速交通體系,加快軌道交通等快速路網的建設,打通“五縱四橫兩點”外向交通瓶頸,打通斷頭路和“封閉小區”,提高城市道路網絡通達性。加快完善覆蓋城鄉的水電氣、防洪排澇、地下綜合管廊、污水垃圾處理等城市保障設施,促進三網融合體系和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新老城區海綿城市建設,不斷完善城市功能。

提升城市智能化管理水平,牢固樹立“管理即服務”的意識,深化共同締造,集中力量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城市管理問題,提高城市的宜居度。

綠色發展 著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生態資源是同安最寶貴的資源,生態優勢是同安最具競爭力的比較優勢。為此,同安區全力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水平,爭當綠色發展排頭兵。

狠抓生態環境建設。全面開展城鄉環境整治,著力建設美麗鄉村,推廣實施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工程,推動村居環境衛生改善;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及6個專項整治方案,持續提高空氣達標天數;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支持綠色清潔生產,實現產業“綠色轉型”;加快建設西山公園等一批生態廊道和城市公園,打造城市生態“綠楔”,讓百姓共享“綠色福利”。

強化流域整治。以“五位一體”的發展戰略為指導,抓緊啟動埭頭溪、東西溪的截污工程、河道清淤、砂場整治、水閘建設等綜合治理工程,力爭通過三年努力,完成全區四條流域的山、水、田、林、路、村莊等系統性治理,使流域的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生態功能得到修復,綠道系統基本形成,沿線村莊有效整治。

民生為本 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

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讓改革發展成果惠及全區百姓。2016年,同安區將從社會關注度高、群眾有感度強的問題入手,加快提升公共服務,扎實抓好精準扶貧工作,提升群眾的安全感、獲得感和幸福感。

加快提升公共服務。優化民生財政投入結構,抓好保就業穩定、保義務教育、保基本醫療、保基本養老、保民生底線、創新公共服務提供方式“五保一創”,加大教育、衛生、文化等投入力度。擴大基礎教育學位供給,力爭啟動全部29個前期項目,新建續建官潯小學、丙洲幼兒園等44個學校項目,建成呂厝二小等13所學校,新增學位1萬個。

扎實抓好精準扶貧工作。密切關注基本民生保障,特別是低收入群眾的生活,加大對城鄉貧困人口和特殊困難群眾的幫扶力度,找準致貧原因,把幫扶資源、資金用到實處,發揮出最大效益。更好地把“幫”和“促”結合起來,完善干部駐村幫扶制度,積極探索產業對接和特色化金融服務做法,通過實施就業扶貧、造血扶貧和完善社會救助體系等措施,實現精準脫貧。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心情版
相關評論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