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為本的城市究竟如何建?日前,《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在廈門蹲點月余,深入這個城市的肌理,去感受其求解這一大課題的種種努力,梳理其和諧生長的規律;通過觀察其城市、產業、社會同步轉型,解構其有機生長的原理…… 解碼廈門幸福美好要義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人民城市為人民。這是我們做好城市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日前召開的中央城市工作會議上,為我國城市未來工作指出的明確方向。 城市發展帶動了整個經濟社會發展,城市建設成為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引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城市是中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方面活動的中心,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努力,“十二五”期間,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5%,延續數千年的鄉村社會正在向城市社會快速演進,城市開始成為越來越多中國人主要的活動空間和生存場所。 “我們要深刻認識城市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民生改善中的重要作用。”也因此,城市如何讓生活更美好,事關國家長久發展、事關億萬百姓福祉、事關實現“兩個百年”目標。 作為各類要素資源和經濟社會活動最集中的地方,城市應該如何生長?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火車頭”,城市應該怎樣建設?這些都是需要求解的重大現實課題。 海濱城市福建廈門,近年來對城市轉型進行了全方位探索,為人們呈現了一個正在追求“讓生活更美好”的城市樣本,也折射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的力量。 城市建設的核心應是圍繞人的生存與發展,城市建設與管理的指向應緊扣人的需求和幸福。廈門的探索已經證明,城市建設與發展,需要順應城市發展規律,在創新中講究協調,在開放中力求共享;城市建設的理念與實踐,需要從可持續發展能力、城市競爭力、城市魅力三個維度,實現自身有機更新、綠色發展、宜居幸福。 用問題思維就更能發現廈門城市發展思路的價值。針對時下已暴露出的一些“城市病”,廈門正用打造更加開放的創新之城、更加綠色的生態之城、更加包容的人文之城的實踐,給出可供借鑒的醫治路徑。 過去曾認為高樓大廈就是城市現代化,在打造城市時,只學到國外城市發展的表象,甚至把那些遺憾和失誤堆積起來的無奈現實,也照搬進來。其實,“讓人民群眾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才是城市建設和管理的歸結點,這也正是廈門探索的重要昭示。 正如此次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提出的,城市發展從“統籌空間、規模、產業三大結構”、“統籌規劃、建設、管理三大環節”、“統籌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動力”、“統籌生產、生活、生態三大布局”和“統籌政府、社會、市民三大主體”等出發。任何一個城市的發展,都不能偏離這個城市未來建設“以人為本”的大方向、大思路。 如今,擺在眼前的大挑戰、大課題是,以人為本的城市究竟如何建?日前,《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在廈門蹲點月余,深入這個城市的肌理,去感受其求解這一大課題的種種努力,梳理其和諧生長的規律;通過觀察其城市、產業、社會同步轉型,解構其有機生長的原理……以期從廈門的城市建設與治理探索和實踐中,尋找和發現21世紀中國特色新型城市永續發展的方向。 |
相關閱讀:
- [ 01-16]廈門集美經濟發展新目標 財政總收入突破百億
- [ 01-16]廈門明天或有中雨 之后大風降溫天氣將來襲
- [ 01-16]廈門市“三下鄉”活動在同安舉行 為村民送去溫暖
- [ 01-16]廈門:花13萬裝修卻發現房子是別人的 物業給錯鑰匙
- [ 01-16]胡潤研究院:廈門有1.91萬600萬資產高凈值人群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