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的有機生長邏輯 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劉亢 項開來 許雪毅
2015 年10 月3 日,游客在鼓浪嶼游覽 花園城市,宜居之城,作為外人印象中的風光旅游城市,廈門的美麗,確實給許多到過這里的人留下深刻記憶。而在美麗之外,這座海濱城市更豐富的內涵、更獨特的魅力,可能還沒有為更多人所深識。 其實,城市是一個有機而復雜的“生命系統”。如把“美麗”視為一種資源,廈門真的“富饒”。但是,“美麗資源”遠不止于自然生態,發展品質、人文多元、地域特色與社會和諧,都依然被設置為美麗廈門的支點。 日前,《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在廈門調研中,逐漸領會到了這個島城之所以能夠美麗綻放的核心密碼:一座城市的“美麗資源”只有是系統性的,才能持久煥發能量。 “優化空間”釋放效益 把脈廈門,解構其生長構成:一是不貪大求洋,始終追求精細內涵發展,依據資源環境承載力,優化空間布局,調控城市規模;二是順應城市發展規律,通過城市、產業、社會同步轉型來提升城市品質、活力;三是力求構建人與城、城市與自然、歷史底蘊與現代氣質和諧共生的發展新格局。 中共廈門市委書記王蒙徽將更為具體的廈門“三大城市戰略”向本刊記者做了解讀:“山海一體、江海連城”的大海灣城市,“城在海上、海在城中”的大山海戰略,“青山碧海、紅花白鷺”的大花園城市戰略,“堅持提升本島與拓展海灣相結合,加快從海島型城市向海灣型城市轉變,不斷增強中心城市集聚效應和對周邊城市的輻射力。” 經過多年深耕,廈門市市長裴金佳用一組數據向本刊記者介紹了廈門城市集約協調發展的成果:以福建全省1%的土地、10%的人口,創造了福建全省14%的GDP、25%的財政收入和超過50%的進出口貿易額,“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后的廈門開始充分釋放戰略支點效應。” “伸拳為掌”跨島布局 “島內為城,島外是鄉;島內特區,島外農區”,這樣的格局在廈門已維持了很多年。今天,一切正在改變。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位于廈門杏林灣畔的集美新城。指著規劃面積47平方公里、融合閩南建筑風格的集美新城,集美區區長黃曉舟向《瞭望》新聞周刊記者介紹說,短短5年,“既建城市也重產業,軟件園三期企業開始入駐,保利劇院等幾大文化設施試營業,新城人氣越來越旺。” 這是廈門由“海島城市”向“海灣城市”躍進的一個縮影。 幾年來,海滄新城、翔安新城、同安新城、馬鸞灣新城等有序推進,跨島發展格局初具雛形。本刊記者了解到,海灣城市的統籌謀劃,“伸拳為掌”舒緩了空間,拓展了布局。 “事實上,跨島發展源于島內日益沉重的承載壓力。”廈門市發改委主任孟芊解釋說,在廈門,島內公共設施服務標準為100萬常住人口,現在已超200萬,人口密度是島外11倍。近5年廈門人口凈流入量超百萬,連通島內外的“四橋一隧”不堪重負,島內交通擁堵越來越嚴重。 在這個過程中,廈門決策者并沒有簡單地“堵”,而是反向思維,“人多帶來了管理危機,也是做大做強的良機。”面對看好城市前景而涌入的人流,廈門順勢而為,加快交通網絡建設和公共服務布局,推動島外新城人氣聚集。 地鐵1、2號線正在緊張施工中,連接海滄的第二海底隧道工程已經啟動,年吞吐量達7000萬人次的翔安新機場全面施工臨近,高鐵站加緊規劃,“雙環八射”的城市快速交通網絡體系初步形成,半小時交通圈指日可待。位于集美的廈門火車北站,已成為全市最大的交通樞紐。 在加快基礎設施“硬工程”建設的同時,廈門不斷加強社會服務的“軟工程”,島外地區公共服務加快布局。廈門第二醫院早已搬遷集美,廈門大學島外校區落戶翔安,新建酒店商場更多落在島外。集美新城布局了嘉庚文體中心、保利劇院等高端文化場館,文體設施檔次遠超島內。看好島外發展潛力的居民正“用腳投票”。 既注重城市空間大布局,也看重社區空間小設計,努力讓市民實現居住與工作、商業、社會服務圈之間的“無縫對接”。以軟件園二期為例,創客們可以在方圓一公里內滿足就業、出行和食宿等種種需求。 孟芊的感觸是,“一個人90%以上的生活需求能在一個社區單元內完成,他才能更好地感受到城市的宜居度。廈門正著力打造生態、生產、生活‘三生合一’的城市形態。” “大花園”里見“鄉愁” “如果可以,我們能不能一起留在廈門 一起留在我們熟悉的小島 每一條街道都能叫出名字 每個小飯館的老板都認識 不用工作的清晨就去爬東坪山 爬完東坪山爬仙岳山 處處都有好風景……” 這流行于網絡的樸素詩行,喚醒的是一種叫做“鄉愁”的情愫,無論你身在廈門還是神往廈門。有人說,城市只能埋葬鄉愁;而一座美麗之城,不僅可以遙望鄉愁,更可以安妥鄉愁。 穿過不寬的街巷,來到思明區老鷺江劇場所在地,在這個拆建成的小廣場上,四周張貼著老舊電影海報,一家舊貨店陳列著舊時電影放映設備,以及發黃的廈門舊書報。幾十位老人圍坐一起,泡起了老廈門人鐘愛的“功夫茶”,用閩南話聊著家常。 看到記者一臉的驚喜,吳美麗老人開起了玩笑,“哪里找鄉愁?我這里就有鄉愁。”作為這片的老街坊,她說,這里的老舊小區過去危房多人口密,連個透氣的地方都沒有。前年街道將廢棄多年的老劇場拆了,添置了凳椅,常有人來表演閩南講古,現在老街坊們都愿意來這里坐坐,“隔幾天就要回去一趟,看到那些老房子就感到親切。” 回顧這一切,思明區委書記游文昌向本刊記者解釋說,作為城市核心區,思明保留著城市的歷史文化記憶,更要關注歷史傳承與魅力塑造,用城市特色提升辨識度,營造出兼具歷史底蘊和現代氣質的城市文化稟性。“廈門擁有閩南文化、華僑文化、海洋文化等獨特人文資源,要替眾多臺胞、僑胞留住他們的鄉愁。” 面對21世紀,如何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城市發展道路,一直是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難度最大的挑戰。這個問題同樣考問著廈門。比如,在城市轉型過程中,如何合理規劃業態,讓漁民、農民共享城市發展成果,從鄉村風貌整治、文化保護中受益?如何融全新的社區治理理念于老城區的有機更新中,發揮社區群眾參與城市管理的活力? 院前社,島外偏遠的“空殼村”。2013年開始,村里年輕人成立了濟生緣合作社,搞起了城市菜地項目,一畝菜地年收入能有8萬元。村民動手美化房前屋后,帶動了鄉村旅游。2015年又請來臺灣的“鳳梨博士”黃來裕,打造鳳梨酥“觀光工廠”,3個月銷售額突破百萬元。村里古民居保護完好,供奉著“開臺圣王”顏思齊,成為兩岸工筆畫、故事講演活動的交流點,越來越多城里人來到院前感受田園氣息。 在廈門島東南部,“中國最文藝的漁村”曾厝垵,聲名不遜于鼓浪嶼。紅磚古厝與五彩房舍比肩,曲巷盡頭就是大海沙灘。漁村中有一條300米長的鄉村小路,沿線排布19家客棧,曲折迂回,花壇錯落,被稱作“花謎道”。事實上,這座擁有800多年歷史的小漁村,5年前還是一座缺乏特色、環境臟亂差的“城中村”。2013年7月,曾厝垵被廈門市定位為文創村,進行提升、改造。 引入臺灣文創人才與村民“共建共享”,這里變成了“最美文藝漁村”。目前,曾厝垵有臺商幾十家,不少從業人員加入文創會。2015年國慶期間,村里接待游客51萬人次,家庭旅館有300多家,全村800多人口年租金收益1.5億。 46歲的歡喜客棧老板曾向代是漁村二代,曾供職于國企,過去幾年漁村崛起為文藝青年朝圣地,他就回鄉做起民宿生意。 在他看來,單打獨斗早已行不通,公共空間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打造一個花園式的部落。這個觀點得到了其他客棧老板和房東們的認可。 曾向代為每一家客棧拍下照片,還組建了QQ群和微信群,時常向大家征求意見,又找來景觀公司,帶著工作人員逐戶咨詢意見,協調改造方案。而客棧老板、房東、商戶們也都很積極,開會討論,設計方案。改造完成后的綠化,也由商戶、房東們認養管理。 19家客棧自發統籌的綠化改造方案得到了街道的支持,而且成為“以獎代補”的項目,獲得了政府的資助,加快了改造的節奏。 在曾厝垵,曾向代頗有威信,比如小巷子里要是堵了車,他出面調停,大家都買他的賬。 而這位回歸漁村的村二代,還自己收集有關曾厝垵創垂堂(曾氏宗祠)的歷史資料,自費布展,讓村民直觀地了解鄉土歷史。 在曾厝垵,原先“城中村”拆舊建新的方式不再適用,少拆房、慎砍樹、不填塘,一家一戶定制創意“微改造”,兼顧原生態與新功能。 已有近200年歷史的老宅“金門大贊”,被規劃為曾厝垵的文化“會客廳”,閩南傳統文化活動在此亮相;漁村老人林富治自愿讓出古厝的西面,用于展示竹編鳥目斛、蓑衣、漁網等捕魚工具,還有帶有典型閩南元素的古家具,曾厝垵的發展歷史可在此觸摸。 “城像城、鄉是鄉,但農村要有城市的生活品質,城里人能感受到田園氣息。”王蒙徽說,“目前全市正著力構建覆蓋城鄉、實用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現代公共服務體系,促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努力實現城鄉協調發展、全民共享發展。” 美麗的治理邏輯 國家要有奮斗目標,城市也應有發展愿景,以此凝聚市民共識,激發參與熱情。據《瞭望》新聞周刊記者了解,2014年3月,《美麗廈門戰略規劃》出臺,這份城市規劃第一次提出了一個以21世紀中國特色城市新形態為目標的“城市夢想”:到建黨100周年時成為美麗中國典范城市、到新中國成立100周年時建成展示“中國夢”樣板城市。 有了愿景圖,還需要施工圖。通過持續的制度創新,廈門穩步推進“美麗規劃”變成“美麗城市”。 一是在全國率先實施“多規合一”總平臺,做實主體功能區,讓生態紅線真正落地。為解決規劃打架造成的環境破壞、資源浪費和效率低下問題,廈門進行了“多規合一”探索,建立了“四個一”: 一是形成一張圖,即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城鄉建設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等多個規劃的重要空間參數一致,形成“多規合一”的一張圖,主要解決生態控制線和城市開發邊界;二是搭建一個平臺,建立全市統一的“多規合一”空間信息管理服務平臺,實現國土、規劃、建設、發改等各個部門的業務協同管理;三是合成一張表,利用協同平臺,實行一表式受理審批,項目審批時長縮短了130個工作日;四是完善一套機制,建立部門業務聯動制度、監控考核制度、優化建設項目審批制度、動態更新維護制度,使“一張圖”實現動態管理。 初步劃定生態紅線800多平方公里和237公里的生態海岸線,啟動建設848公里的綠色慢行系統,加快山、水、路、界邊的森林綠化建設。目前,初步形成山區的綠色生態屏障、近海的藍色海洋生態屏障。 二是調整考核機制,落實差異化發展。“各個地區的差別很大,在發展要求上不能一刀切。”廈門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陳秋雄向本刊記者表示,主體功能區細化到各區、鎮街,明確各主體功能區開發策略,讓該干什么的地方干什么,推動區域發展差異化、資源利用最優化和整體功能最大化。 目前,廈門確立以主體功能發揮好壞“論英雄”的導向,更加注重綠色、共享發展。對各區市直各部門黨政班子,實現生態文明一票否決,生態文明建設政績考核權重從4%提高到22%以上。取消街道招商任務,重點考核服務企業、便利群眾辦事、加強民生保障等事項。 考核“指揮棒”一轉,鎮街的工作重點更多轉到了生態治理、矛盾調處等領域。以往島外農村更多“先發展”而“后環保”,2015年島外9條溪流流域綜合整治全面鋪開,“水清、岸綠、景美、民富”的新鄉村逐步實現。 海滄區東孚鎮過去瑪瑙加工作坊眾多,河中養鴨成群,水質長期處于劣五類。啟動過蕓溪流域治理試點后,生態明顯好轉。過蕓溪畔的大曦山躋身“全國十大最美鄉村”,都市農業快速發展,熏衣草觀光園游人如織,鄉村旅游成為村民新的增收點。東孚鎮黨委副書記張駿最后告訴本刊記者,“以前各鎮工作重點都是經濟指標。現在經濟發展在考核中比重僅占20%,我們現在主要任務是把生態保護好。” |
相關閱讀:
- [ 01-16]廈門集美經濟發展新目標 財政總收入突破百億
- [ 01-16]廈門明天或有中雨 之后大風降溫天氣將來襲
- [ 01-16]廈門市“三下鄉”活動在同安舉行 為村民送去溫暖
- [ 01-16]廈門:花13萬裝修卻發現房子是別人的 物業給錯鑰匙
- [ 01-16]胡潤研究院:廈門有1.91萬600萬資產高凈值人群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