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美麗城市匹配的產業“含金量” 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劉亢 項開來 蘇杰
參觀者在2014 海峽兩岸高校設計展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展位上觀看3D 打印設計作品介紹(2014 年10 月24 日攝) 歲末年初,記者在廈門島外的火炬(翔安)產業區可以看到,總投資60余億美元的聯芯項目,主要單體上部結構已在全面施工;三安LED項目二期生產設備正在加緊安裝調試…… 這里是廈門最后的“工業腹地”。兩年多來,翔安區大項目密集落地,2015年前三季度全區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達50%。 廈門是一個高外向度的城市,也因此在全球金融危機之后,率先遭遇“轉型陣痛”,部分工業大戶外遷減產、經濟增長一度大幅下滑。 令人欣喜的是,陣痛面前,廈門不為各種因素所擾,堅持地保持著綠色轉型的定力,力促生產要素從供給老化產業向新興產業轉移,更新供給結構,同時,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全力減少對生產要素自由流動的供給抑制。 廈門市委書記王蒙徽告訴《瞭望》新聞周刊,“廈門先行遭遇轉型挑戰,拼政策、拼投資、拼成本的路子已經亮起‘紅燈’,唯有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減少對生產要素自由流動的供給抑制,提高供給效率,通過簡政放權,降低企業運行成本,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方能實現高效發展。” 各種數據顯示,兩年多來,廈門先進制造業產業鏈培育初見成果,高端服務業起步良好,綠色轉型效應開始顯現。 送舊育新:堅定轉型定力 實際上,兩年前的廈門工業仍然“冬意”濃濃。2013年全市工業投資增長只有2.3%;2014年前兩個月GDP僅增長1%,規模以上工業甚至負增長;幾家工業大戶或產能下滑或企業外遷,一家石化企業就減少產值近百億,工業大項目青黃不接。 好日子過久了,緊日子就不遠了。曾經,戴爾等幾家外資大企業就支撐起全市工業經濟大局。7家年產值過百億工業企業,絕大多數屬“兩頭在外”的外資企業,經濟外向依存度高達150%。時移勢變,如今過度依賴外貿、外企之弊充分暴露。 曾作為支柱的石化、電子“大戶”或轉移或衰落,“只有企業沒有產業”的“無根”之痛凸顯,工業升級迫在眉睫。 經過深入調研,廈門順勢而為“送舊育新”,重點培育符合資源稟賦實際的“生根”產業。著眼于先進制造業,最終選擇了平板顯示、計算機與通訊設備、機械裝備、生物醫藥、新材料等幾條千億產業鏈,制定路線圖逐一推進。 廈門市發改委主任孟芊介紹說,2014年,平板顯示產業鏈率先突破千億產值,2015年仍保持10%左右增長。針對產業鏈短板,先后引進總投資7億美元的日本電氣硝子8.5代玻璃基板、天馬微二期等重點項目。 另一千億產業鏈LED照明“龍頭帶動”效果明顯。產業巨頭三安光電總部在廈門,但過去投資重點卻在省外。廈門爭取到三安“回歸”,帶動了開發晶、立達信等企業跟進,形成了封裝到應用的全產業鏈。目前,廈門成為全國最大的LED外延芯片和高端LED燈泡制造和出口基地,預計2015年LED照明直接產值250億元,帶動相關配套產業700億元。 集成電路產業鏈也開始發力,工業后勁大增,產業層次也明顯提升。2015年前三季度,廈門全市工業投資增長20%左右,高新企業突破900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66%,增幅高于工業增幅3個百分點。 雖然經濟總量屬“小個子”,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居末尾,在福建省內也僅排第三位,可廈門發展的“含金量”卻高出一截:2015年1~11月份,廈門市GDP增長7.4%,財政總收入增長10.7%,地方級財政收入增長12.8%,財政總收入占比GDP超過30%,居全國城市前列。 綠色產業:突破空間的能量 走訪廈門軟件園二期時,《瞭望》新聞周刊記者發現了一組數據:1平方公里擺滿千家軟件企業,年產值突破400億元。與此同時,島外的軟件園三期剛建成投用,就有400多家企業正陸續入駐。 軟件園綠色產業的明星企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3M”:即美圖秀秀、美亞百科、咪咕動漫。美圖秀秀開發的美拍系列軟件深受年輕人喜愛,移動端用戶高達12億,在全球移動應用軟件中排名第六;作為中國移動動漫基地的咪咕公司,2015年動漫產品價值預計達37億元。 廈門通過創建國家信息消費城市,推進三網融合,推動光纖入戶,打造軟件信息產業發展環境,2015年信息產業產值預計增長40%。 高端服務業正成為廈門供給側改革調整的最大亮點,目前三產比例升至53%左右。據孟芊介紹,廈門空間資源有限,未來增長要放在高端服務業,已確定了旅游會展、航運物流、金融、文化創意等千億產業鏈重點培育。 服務業向“新”向“高”,得益于廈門“海上花園”的金字招牌。風光游之外,會展旅游、文化旅游勢頭正興。2015年全市舉辦專業展會60個左右,展覽總面積同比增36%。每月平均舉辦十場千人以上商業會議,預計全年外來參會者達130萬人次,占旅游過夜總人數40%。集美新城建設嘉庚文化藝術中心、玲玲馬戲團以及高端劇院,先期培育人氣,為新休閑時代預留消費空間。 文化創意產業也呈迅猛發展之勢。作為廈門特區發源地,湖里大道兩側原都是工業區,如今變身為一棟棟“文創園”。由卷煙廠改造而成的聯發華美空間文創園,2015年11月剛剛開園,就舉辦了時尚走秀、時尚博覽等系列活動。 這里聚集了不少服裝設計、電子商務、演藝策劃企業,為電子商鋪提供“設計服務”的唐人在線公司,2016年營業額將突破億元。海峽建筑設計文創園2014年實現產值5.6億元,預計2015年可翻番至12億元。 不經意間,廈門變成了閩南服裝產業的“設計大本營”,一批廈門本土設計師在國際上嶄露頭角。廈門市工業設計協會會長陳全志向本刊記者介紹,閩南地區鞋服、衛浴、運動器材等制造業發達,廈門有發展服裝設計、工業設計的優勢,從而與周邊城市形成產業支撐。 高端服務業在廈門發展的良好勢頭開始顯現:2015年1~10月,廈門服務業新設外資企業471家,合同外資比上年增長近50%,占全市外資總量的74.5%。2015年前三季度,軟件信息、電子商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稅收增長36%。 營商環境:對標全球一流 島小城美,精致有余而規模不足,廈門憑什么在全國城市新一輪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廈門決策者認為,相較于城市硬實力,廈門更應以軟實力取勝。 放眼全球,對標一流,廈門對照世界銀行全球營商環境指標體系,對10個領域的31個指標進行自評,先找出與全球一流城市差距,再逐項梳理逐條改進,從市場、政務、社會、開放、法制、要素、設施等7個方面的環境入手,提出力爭用3年時間,躋身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城市之列。 2015年4月,福建自貿區廈門片區正式揭牌,一項項重大改革舉措相繼出臺:一照一碼商事登記制度、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基于“三規合一”平臺的全新行政審批流程…… 2015年1~10月份,廈門自貿片區新增企業4699戶,注冊資本761億元,新設外資企業246家。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采訪中發現,企業反映最突出的是高端人才引進問題。推進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聚集區,被廈門置于一流營商環境的突出位置。2015年11月,廈門舉行了第八批高層次人才“雙百計劃”答辯會,一百多名海內外高端人才參加,前七批入選人才達527名。 作為國家最高層次的引才項目“千人計劃”,福建省目前引入的專家八成左右選擇在廈門創業。全球第一支戊肝疫苗、中國第一支宮頸癌疫苗、埃博拉病毒快速測試卡,得益于高端人才引進,一向默默無聞的廈門生物醫藥產業名氣漸起。 作為對臺前沿,優越的政策環境,讓廈門對臺企和臺灣創業人士吸引力不斷增強。2015年1~10月,全市合同利用臺資7.6億美元,增長76%,生物醫藥、電子、科技服務等高新產業成為臺商重點投資領域。 在“一品威客”眾創空間,本刊記者遇到林三璋等幾位臺灣創業者。他們都談到,廈門不僅對眾創空間落戶給予資金等支持,還為創業者提供住房、場地、融資對接等服務,創業環境是優越的。 事實上,要將“美麗資源”轉化為“人力資源”,讓外來人才落地生根,除了經濟發展的含金量,本地的人文和諧之美、城市對于“人”的尊重,才是最為深厚持久的吸引力。 廈門島外的海滄新城,海滄湖畔有不少人騎著公共自行車觀光游玩。這個公共自行車系統,是“美麗廈門共同締造”的成果之一——前后有8萬多市民參與討論,征集意見3萬多條,社會各方捐贈了3200輛自行車。據說,公共自行車日均騎行近4000人次,站點由企業或個人認捐,管護也主要由志愿者來做,真正做到大家出力大家用。對“人”的尊重,是這座美麗城市的力量。 |
相關閱讀:
- [ 01-16]廈門集美經濟發展新目標 財政總收入突破百億
- [ 01-16]廈門明天或有中雨 之后大風降溫天氣將來襲
- [ 01-16]廈門市“三下鄉”活動在同安舉行 為村民送去溫暖
- [ 01-16]廈門:花13萬裝修卻發現房子是別人的 物業給錯鑰匙
- [ 01-16]胡潤研究院:廈門有1.91萬600萬資產高凈值人群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