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第六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之一的上李水庫大壩。 【核心提示】 廈門第六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和第三批涉臺文物古跡的名單及保護范圍近日公布,明確了77處保護對象。這份名單涵蓋面廣、時間跨度大,既有宋代朱熹碑刻,也包括集美學村誠毅樓、上李水庫大壩等近現代建筑物。據悉,這是廈門歷史上新增文物保護單位最多的一次,申報工作在2010年底便已啟動,歷經五年的實地調查、梳理匯總和專家評審后,確定了最終的名單。 上至宋代下至1977年 文物保護單位串起廈門史 廈門日報訊(文/記者 郭睿 通訊員 宋智峰 圖/市文廣新局 提供)這批文物保護單位最古老的可追溯至宋代,包括位于集美區的卡仔塘水利工程遺址,翔安區的鐘宅舍利塔和朱熹“真隱處”碑刻。其中,卡仔塘遺址是廈門地區現存最早的水利工程之一。距今最近的則是1977年建成的集美兌山革命烈士陵園,這里安葬著1949年9月為解放集美而犧牲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九軍253團81名指戰員。 除了時間跨度大,這些文物保護單位的分布也很有特點。記者了解到,在52個第六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中思明區就占了34個,其中位于鼓浪嶼的30處,達到總數的57%,涉及三丘田碼頭舊址等諸多廈門人熟悉的場所。而25處第三批涉臺文物古跡則在翔安區最多,其他各區分布較為平衡,它們都見證了兩岸血濃于水的情緣。 金榜山石刻“組團”入圍 保護范圍明確到位 金榜山石刻群、布衣古道、杜四端墓、集美學村誠毅樓、和記洋行倉庫遺址……從名字就能看出這77處文物的種類多樣,有石刻、古建筑、近現代建筑、墓葬、遺址等,基本囊括了不可移動文物定義的類別。這其中和市民生活距離最近的無疑是近現代建筑,比如集美學村誠毅樓。建于1924年的它曾作為集美學校校董會的辦事處,稱得上是集美學村早期風貌建筑中具有代表性的別墅式建筑。 此次新增文物點的消息更令人稱道的還有它對保護范圍的嚴格劃定,其中更以清和別墅為甚。它不僅規定別墅區東面、南面、北面要分別由文物本體外延11米、16米、23米,西面由文物本體西北端外延7米,西南端外延33米,還明確了假山區的保護范圍,可謂事無巨細。 |
相關閱讀:
- [ 01-07]現實版“盜墓筆記”是如何上演的?
- [ 01-06]廈門公布第六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過半位于鼓浪嶼
- [ 01-05]廈門新增52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近六成在鼓浪嶼
- [ 01-03]歷時一年普查文物 同安上報古籍文獻1.5萬冊
- [ 07-08]28件抗戰文物在嘉庚紀念館展出 展覽時間至8月6日
- [ 06-02]廈門同安338歲土樓年久失修 維修費需上百萬
- [ 05-18]同安村民籌資13萬建亭子 為清代古石碑安“家”(圖)
- [ 01-13]珍貴文物古跡"無人管" 管理不足日常維護成問題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