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在猜燈謎。
一對春花。
猜燈謎成為廈門人過元宵節的“必選節目”。
猜燈謎
早在百年前,廈門已有全國知名的謎社
插春花
純手工制作,現在依然很受歡迎
廈門日報訊(文/圖 記者 吳海奎 何無痕)元宵節作為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全國各地有著眾多各具特色的民俗。在廈門,一邊看燈展,一邊猜燈謎,是不少人過元宵的“必選節目”;而春花則寓意喜慶吉祥,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復雜的制作過程,時至今日依然受到人們的歡迎。
元宵民俗之猜燈謎 歷史悠久高手輩出
廈門民俗協會榮譽會長洪卜仁告訴記者,廈門歷史上的元宵節,可謂熱鬧非凡。一邊看燈展,一邊猜燈謎,是不少人過元宵的“必選節目”。古時廈門的元宵燈謎,都有什么呢?洪卜仁舉例,燈謎分為文字上的燈謎和啞謎。有個啞謎是在臺面上擺幾張鈔票,上面掛著一個沒有面容的面具(猜一俗語)。“當時一個人走過去,把鈔票放到袋子里,但沒動面具,其實他已經猜中了。”洪卜仁說,謎底很有意思,叫“要錢不要臉”。
據廈門職工謎協會長柯允華介紹,廈門燈謎文化活動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二十世紀初的清末民國時期,廈門謎家就發起組織“萃新謎社”,與“北平射虎社”齊名,一南一北,并稱當時的兩大謎社。廈門人沈觀格也是當時全國有名的謎學家,抗戰時期,他創作了許多宣傳抗日救國的燈謎,如:“倭國覆滅”(打《左傳》一句),謎底:亡無日也;“殺倭護國”(打字二),謎底:暫、堡(斬日,保土)等。新中國成立后,廈門市工人文化宮成立了燈謎小組,僅在文革期間停辦,1975年恢復,也是全國最早恢復活動的燈謎群眾組織。1982年,燈謎小組更名為廈門市職工燈謎協會,經常舉辦大型活動,會員在全國性的燈謎大賽中多次摘金奪銀。如徐鴻基創作的“隨地吐痰,有何害處”(打一成語),謎底:感人肺腑,被評為二十世紀百佳燈謎。柯允華也創作了不少有本土特色的燈謎,如“用計正是時”(打一閩南傳統食品),謎底:蒜蓉枝(“算良機”的閩南語諧音)。燈謎具有鮮明的時代特性。在今年的元宵職工燈謎大會上,廈門謎家繆建金創作出一條燈謎頗受好評:“保生大帝也是世間人”(打一藝人名),保生大帝是閩南所信奉的醫神,本名吳夲,“也是世間人”簡稱“亦凡”,謎底也隨之揭曉:當紅小生吳亦凡。
元宵民俗之插春花
寓意喜慶吉祥
春花,又稱春仔花。在閩南地區,逢年過節、新婚嫁娶等場合,代表著喜慶、吉祥、福氣的春花,是不可缺少的飾品。元宵節也不例外,古時,婦女在元宵節出門看燈時,不忘在發髻上戴一對紅彤彤的春花;在元宵節拜天公的人們,供品上也會插上一朵春花。
在廈港街道大學路和民族路交界處,有一條小巷子叫永安街。巷子里,有一家不掛招牌的小店。店主林賢盛說,他這家店開了70多年,是從他父親那兒傳下來的,主營喜慶用品和日用品。在店內的玻璃柜臺上,擺放著兩盒不同規格的春花,今年春節期間,他一共賣出了數百對春花。“閩南話中的‘春’與‘剩’諧音,春花寓意富貴吉祥、年年有余,在春節、元宵節期間,很受歡迎。”林賢盛說。
據傳,西晉與唐朝年間,中原漢族大規模南渡入閩,帶來中原盛行的簪花習俗,閩南地區群山環繞,自古民風淳樸敦厚,原鄉的自然信仰很普遍,簪花習俗逐漸流傳開來,但當地的濕熱氣候致使鮮花容易凋謝,閩南人就地取材創造出春花代替鮮花。在明嘉靖年間,祖籍翔安洪厝的禮部侍郎洪朝選在元宵佳節回鄉省親,見村里的女人無論老幼,頭上都戴著春花,覺得非常好看。于是,他便帶了一些春花到京城去。得到“官方”認可后,春花在閩南地區盛行,成為節日慶典時的必備之物。本報資深地理編輯、民俗專家盧志明說,在元宵節,不少閩南婦女都會在梳洗完畢后,頭戴春花,出門看燈或看戲。拜天公的人們也會在供品上插上春花,寓意吉祥。
有著500多年歷史的春花習俗是廈門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春花雖然看起來小巧,制作技藝卻并不簡單:原材料精細而復雜,包括紅線、小竹棍、金片、小鐵絲等,而且是純手工活,需要耐心和細心。在翔安洪厝,有不少家庭小作坊出品的春花行銷廈門、泉州甚至臺灣地區,除了堅持著手工藝活的興盛不衰,也讓這一民間習俗得以不斷傳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