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6000萬立方米的海砂從東碇島附近的海域中采出,再運輸到新機場施工現場附近。(市機場建設指揮部提供)
為何選擇東碇島?
選擇在東碇島附近取砂,是因為這里的海砂品質高、含泥量少,同時也將對海洋環境的影響降至最低。
陸域如何吹填?
建設方需要將灘涂圍成一塊塊方形圍堰,然后將海砂吹填進圍堰,再通過排水工藝將海水排出,最終形成符合機場建設所需的用地。
海砂怎么運輸?
耙吸船把一個“大吸管”插到30多米深的海底砂層中抽取海砂,隨后將海砂運輸、投放到新機場附近海域的儲砂坑中,再由絞吸船“接力”,通過浮管吹填到圍堰中。
廈門日報訊(記者 徐景明)廈門新機場建設再獲突破性進展——記者昨日從市機場建設指揮部了解到,隨著廈門灣口海域海砂開采區1月完成出讓手續,新機場六平方公里核心區陸域所需的近6000萬立方米吹填材料來源得到確保,近日,全國最大、裝備世界最先進設備的施工船舶已開始取砂作業,確保核心區陸域在九月份成型。廈門新機場位于翔安大小嶝之間,是省、市重點建設項目,將有效解決目前廈門高崎機場吞吐能力日漸飽和的難題,滿足特區航空業后續發展需求,也是一項重大民生工程,其具備的經濟、社會效益顯著。同時,新機場定位我國重要的國際機場、區域性樞紐機場、國際貨運口岸機場、兩岸交流門戶機場,將助力廈門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和建設“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支點城市。
近八成海砂取自東碇島
位于翔安大小嶝之間灘涂上的廈門新機場,使用國際上通用的造地方案建設。通俗來說,建設方需要將灘涂圍成一塊塊方形圍堰,然后將海砂吹填進圍堰,再通過排水工藝將海水排出,最終形成符合機場建設所需的用地。新機場力爭2018年基本建成,2020年投入使用,工期緊張。按照計劃,機場核心區的六平方公里造地工程需要在2017年4月前完成,且期間需要“完成一塊移交一塊”,比如候機樓所在地需要近期交付,因此,造地使用的海砂成為關鍵。“機場建設現階段需使用的近6000萬立方米海砂,近八成來自廈門灣口海域海砂開采區(其余兩成來自儲砂坑開挖和陸域卸載),也就是東碇島附近,距離新機場約55公里。今年1月12日,開采區完成出讓手續,隨后辦結海事和海洋部門相關手續,目前已正式進場取砂。”市機場建設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耙吸船、絞吸船接力吹填形成陸域
近6000萬立方米的海砂從東碇島附近的海域中采出,再運輸到新機場施工現場附近,需要先進的施工船舶。中交上海航道局、長江航道局、中交廣州航道局三家施工單位均派出“主力部隊”,如目前我國最大的“鑫海龍”耙吸船,裝備全球最先進的設備,目前夜以繼日在現場施工。耙吸船采砂的過程,就像是把一個“大吸管”插到30多米深的海底砂層中,抽取海砂,一次可抽取一萬立方米。采砂完畢后,耙吸船會將海砂運輸、投放到新機場附近海域的儲砂坑中,再由絞吸船“接力”,通過幾公里長的浮管吹填到圍堰中去。記者了解到,施工單位共在新機場附近海域中修建了8個儲砂坑,每個尺寸為400米×500米。“儲砂坑就像我們建設房屋時,臨時堆放施工材料的場地,作為海砂中轉所用。這是目前國際通用的建設方案,不僅解決了耙吸船吃水深無法靠近灘涂的問題,同時‘接力’施工效率也很高,像是流水作業一般,滿足新機場工期短的要求。”相關負責人說。
今年計劃完成投資89億元
據了解,選擇在東碇島附近取砂,是因為這里的海砂品質高、含泥量少,同時也將對海洋環境的影響降至最低。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采砂、建設儲砂坑等方案,均具有合法手續、經過嚴格論證,充分確保了海洋環境的保護,同時施工全過程均在相關部門的監管之下進行。“比如,設置的8個儲砂坑,躲避開了文昌魚保護區;同時,與小嶝陸地最近的7號儲砂坑,直線距離也有1200米,同時周邊地質以礁盤巖石結構為主,不會對小嶝地形產生影響。”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海砂臨時運輸航道已開通,儲砂坑疏浚也已完成。施工單位投入8艘耙吸船、8艘絞吸船全力拼搶工期,努力把工程大干一場。市機場建設指揮部介紹,2015年,新機場建設完成投資42.6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104%。2016年計劃投資89億元,各項工作均在努力加快推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