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滄法院的涉臺法庭法官接受記者采訪
東南網4月6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林泓/文 常海軍/圖)海滄法院的涉臺法庭,那可是全國至今唯一一家,集中管轄著全市范圍內具有涉臺因素的一審刑事、行政及民商事案件。
這一法庭,在臺胞中的名氣,那可是響當當的。其中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其對涉臺司法服務,不斷地改革和創新,形成了“一條龍”服務機制。
臺胞陪審制度 成辦案“潤滑劑”
要知道,官司一旦參照涉外程序,那可就真是一件麻煩事兒。類似這樣麻煩的事,涉臺法庭是怎么解決的?
海滄法院副院長、涉臺法庭庭長曹發貴介紹,受理涉臺案件,他們有“妙招”——2012年在全國首創了跨區域臺胞陪審制度。其間,聘任了包括廈門市前后三任臺商協會會長在內的30多位臺胞擔任臺胞陪審員,讓他們參與到案件的審理、調解等司法活動當中。
比如一起涉及1130萬元金額的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中,就是通過臺胞陪審員謝蒼發做了大量的調解工作,起到了“潤滑劑”的作用,使得原本矛盾尖銳的雙方坐下和解,案件圓滿解決。
海滄法院涉臺法庭統計數據顯示,至今為止,臺胞陪審員已參與陪審案件371件,調解撤訴241件,涉案金額6.6億元。
創新舉措頻出 臺胞慕名而來
涉臺司法服務的創新,又涌現出一系列新舉措。比如建立起集中管轄機制,實現涉臺案件審判“三合一”。也就是說,將一審涉臺刑事、行政案件及涉臺司法互助一并納入涉臺法庭集中管轄范圍,這一“三合一”機制在全國也是首創。
還有一首創,那就是緩刑考察員和執行監督員制度。曹發貴說,一些臺胞情況特殊,條件適用于緩刑,但卻缺少執行條件。通過這一制度,可以進一步保障司法公正,解決了臺籍被告人緩刑適用難問題。
曹發貴說,制度創新且規范,但關鍵還在于人。涉臺案件比較敏感,且有兩岸政策,臺胞對司法要求又高,這就要求法官要懂得兩岸法律、兩岸民俗、對臺政策。
比如一起臺胞輕信詐騙短信錯轉138萬元的案件,報案后及時凍結了款項,但由于抓不到騙子,遲遲無法拿到錢。當事人慕名前來海滄涉臺法庭,并獲得了受理。最終,臺胞黃先生通過司法程序,拿到了自己的138萬元。
截至3月30日,海滄法院涉臺法庭共受理各類涉臺案件4752件,已結4262件,判決963件,調解撤訴2303件。
改革故事
有法律保障無后顧之憂
作為原告的臺胞簡丞漢,因為民間借貸和被告起了糾紛,抱著試試看的想法,簡丞漢來到了海滄區人民法院涉臺法庭。“畢竟這是在別人的地盤,我人身地不熟,打官司真沒譜。”簡丞漢說,一度以為自己的錢要不回來了,非常失望。聽其他臺灣朋友提到涉臺法庭后,簡丞漢前來提告。
3月31日上午,簡丞漢走出了涉臺法庭,他贊許地說:“涉臺法庭的案件受理公正透明、服務貼心,真令人滿意。”
他說,通過這次經歷,他感受到了大陸司法的公正性,“我可以負責任地說,有了法律保障,臺胞們來廈門創業全無后顧之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