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談解決當下問題 守住底線不唱高調 從《文明與信仰》,易中天講到如何解決當下問題,他提出建議:守住底線,不唱高調。他說,中華文明是講底線的。 他說,你以為投放使用三聚氰胺和地溝油是沒有信仰?那也太抬舉了他們!他們是沒有底線。 至于為什么不能唱高調?易中天說,唱高調的結果是批量生產偽君子。 那么,底線是什么?易中天認為,至少有兩條共同的原則:一是孟子說的“惻隱之心,人皆有之”;一是孔子說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說,你也許幫不了別人,但至少不要害人,不要將連自己都不愿意的強加于人。 易中天認為,只要做到這兩條,天下也就太平了。 如果想做得更好,易中天也有八個字的建議:利人利己,互利雙贏,更上一層,“我選擇,我負責”! 2、談《羋月傳》《甄嬛傳》 作品沒有歷史觀不可能長久 當一位學生請易中天以歷史學家的身份,對《羋月傳》《甄嬛傳》進行評價時,易中天說,我們必須把界限劃清楚,歷史題材的影視作品和歷史劇不是一個概念。 易中天說,歷史劇、歷史小說必須有基本可靠的史料做支撐的,在史料空缺不完整的地方,可以自由想象。此外,可以把歷史中的人物故事進行加工,告訴觀眾我講的基本是史實,只是比歷史書上好看點兒,這是正規的歷史劇和歷史小說。 還有一種干脆是戲說,是大話版,甚至是借這個由頭說別的事。當時的《大話西游》出來時,很多人議論紛紛:這是四大名著耶!你們怎么可以這樣糟蹋!易中天說,對不起啊,《西游記》當年就大話了《大唐西域記》,《大唐西域記》才叫正宗。所以,對于后面這類,咱都是看著玩的,別當真! 比較麻煩的就像《三國演義》,傳統的說法叫“三分虛七分實”,事實上,它有的地方是“三分虛七分實”,有的地方是“七分虛三分實”,比方說赤壁之戰在《三國志》當中只有幾百個字,它寫出那么多故事來,那已經是“一分實七分虛”。這樣的作品你就把它當文學作品看,不要把它當真實的歷史看。 易中天認為,無論作品是哪一種類型的,作品都必須有一個歷史觀,你沒有歷史觀的作品,不可能真正長久。 |
相關閱讀:
- [ 04-07]廈大昨舉行建校95周年慶祝大會 收到數億元捐款
- [ 04-04]頂尖教師中的“小鮮肉” 解密廈大新生代“最強大腦”
- [ 04-03]馬云的互聯網導師曾在廈大任教 喜歡廈門溫馨友好
- [ 04-03]美國留學生吳孟天:從廈大小舞臺走上中國大舞臺
- [ 04-02]廈大科學家的朋友圈星光熠熠 諾貝爾獎得主是同事
- [ 03-23]書畫聯展獻禮廈大95周年華誕 展覽持續到本周末
- [ 03-22]陳嘉庚設計群賢樓群 讓世界一眼看到廈大
- [ 03-13]廈大自主招生要考體育 名額控制在招生總計劃5%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