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廈門將積極打造符合地方特色的海洋產業鏈條。 廈門日報訊(記者 林雯 通訊員 許金鏈)“十三五”期間,廈門將重點圍繞產業鏈、產業園區等方向進行重點扶持,主動對接涉海科研院所及企業,結合廈門市地方特色及發展優勢,積極策劃生成一批新的海洋經濟優質項目,打造幾條符合地方特色的海洋產業鏈條,如海水淡化膜材料、海水水族產業、海洋生物醫藥、海洋功能食品、游艇產業等,培育完善的海洋新興產業生態體系。 【數據】 最新數據顯示,自區域示范實施以來,廈門的海洋經濟增加值從2012年的318.38億元增加至2015年的498.21億元,年平均增長率為16.1%。2015年廈門市海洋經濟主要行業實現總產值1890.56億元,同比增長8.0%;實現增加值498.21億元,同比增長11.2%,占全市GDP比重為14.4%,占比較上年提升0.7個百分點,所占比重在“十二五”期間連續五年保持上升態勢。海洋經濟主要產業中,目前的三種產業結構比例為0.65:30.40:68.95。從數據可以看出,海洋第三產業在海洋經濟中已經占據了絕對的主導地位,廈門的海洋經濟結構得到了全面優化,走出了一條“憑海而興”的新路子。 2012年,財政部、國家海洋局決定以發展海洋生物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為抓手,支持部分地方開展海洋經濟創新發展區域示范,并通過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海域使用金、海洋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經費、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專項資金等4個專項資金對相關工作進行扶持,彼時的廈門,成為首批入選的四個沿海城市之一。 五年后的今天,廈門的“海洋人”迎來了一次“大考”——由專家組、財政部、國家海洋局等部門組成的考核組抵達廈門,對國家海洋經濟創新發展區域示范項目展開一次全面的考核。盡管類似的考核每年都有,但在廈門海洋漁業系統的內部人士看來,今年春天的考核幾乎被視作歷年來針對廈門海洋經濟與科技創新領域的一次最高級別的檢驗,因為這不是簡單的“就項目本身談項目”,更為關鍵的,是在考驗廈門的海洋創新是否已經具備了持續的造血能力,為下一個5年繼續做強做大區域海洋經濟而服務。 |
相關閱讀:
- [ 04-18]明星親子真人秀的經,不能念了 產業鏈或遭數十億元損失
- [ 03-15]提升打假能力當有專業化素質
- [ 03-15]央企加速布局國際產能合作 將帶火核電高鐵等出口
- [ 03-02]“智能養老”推動養老產業發展
- [ 02-14]加快提升農業競爭力
- [ 01-14]“互聯網 ”成兩會熱詞 政協委員呼吁融合發展
- [ 12-23]“重金求子”何以做成產業鏈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