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5月2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李方芳/文 陸軍航/圖)五一小長假,廈門主要幾家三甲醫院的兒科依舊照常門診,小患者絡繹不絕,除了發燒感冒之外,還有一些患兒露出了皮膚上的小紅點。接診的醫生說,廈門已經進入了春夏兒童傳染病的高發期,特別是手足口病的發病率這段時間有了明顯的增加趨勢,每天接診確診的小患者比2月增加了將近三倍。 每個確診病例都需報告 導報記者昨日在中山醫院的兒科看到,候診室里不少孩子額頭上貼著退熱貼,一個小女孩在媽媽懷里哭鬧著說:“疼……嘴巴疼”,揮舞的手上可以看到有些紅色的皰疹。孩子的母親告訴導報記者,孩子今年5歲,在幼兒園讀中班,前天晚上孩子突然有些輕微的發燒,剛開始以為感冒了,后來孩子直嚷嘴巴疼,發現嘴里、手心、屁股上都出現了紅色皰疹,這才帶孩子來醫院。等看上了了醫生,孩子被確診為手足口病,幸好屬于輕癥,只需服藥輸液多休息即可。 “天氣熱又潮濕,正是病毒細菌最繁盛的的時候,各種流行病一個接著一個,大概從4月份就是手足口病的高發期,每天都能確診十幾個手足口病,比2、3月大概翻了3倍,還收治了幾名比較重的患兒入院治療。”中山醫院兒科的當班醫生一邊向導報記者介紹,一邊認真登記了被確診手足口病的患兒信息,包括住址和就讀學校等。醫生說,手足口病的每一個病例都必須報告,以便相關部門進行檢測。 據介紹,手足口是多種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性疾病,一般學齡前兒童發病率最高,因為手足口病的傳染性很強,所以家長要采取一定的應對措施做好備戰的準備。大多數的患兒是輕型,可以自愈,重點是加強護理,對癥治療。 幼托機構患病有所上升 根據廈門疾控中心歷年的監測資料顯示,手足口病發病率高且具有明顯的季節特點,每年的4月—9月都是手足口病的高發期,近期托幼兒童患病的比例有所上升,嚴重危害了兒童身體健康,是目前需要重點防控的高發傳染病。 廈門市疾控中心傳染病防治科工作人員說,由于近期氣溫上升,濕熱的環境特別適合腸道病毒的生存和傳播,因此要特別注意飲食衛生和個人衛生。由于手足口病早期癥狀的發熱、流口水等與上呼吸道感染類似,一些家長未能及時意識到這是手足口病,可能會簡單當作普通感冒處理。雖然大多數患兒癥狀輕微,但也有少數患兒可出現腦膜炎、肺水腫以及心肌炎等,個別重癥患兒病情進展快,可能導致死亡。 實際上雖然二者初期癥狀相似,但手足口病最典型的癥狀是中等熱度發熱(38℃左右),進而出現咽痛,若發現孩子出現發熱、口腔黏膜皰疹,手、足和臀部出現斑丘疹、皰疹,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癥狀,應及時就診。 注意預防 帶孩子遠離病毒 預防手足口病,不僅是孩子,家長也要做出行動,因為成人雖然不會得手足口病,但卻會成為腸道細菌的攜帶者,勤洗手能夠阻斷腸道細菌由口侵入人體,是預防中最重要的一步。 “五一假期很多家長可能要帶孩子出去游玩,最好盡量去大自然里比如公園或者爬山,少到擁擠的公共場合。”傳防科的工作人員提醒,要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飯前便后、手在接觸眼耳口鼻前后、外出歸來后、接觸公共物品后等要記得洗手;家長應定期對玩具、兒童個人衛生用具(水杯、毛巾等)、餐具等物品進行清洗消毒,減少感染機會。 托幼機構和學校要做好晨午檢工作,如出現手足口病病例,應按要求采取停班、停園措施,家長應給予理解與配合,防止手足口病的傳播蔓延。手足口病患兒在癥狀消失后的一周內最好不要上學,以免疾病傳播擴散。 |
相關閱讀:
- [ 04-14]春季手足口病多發 要做好預防措施
- [ 04-05]本月廈門手足口病或多發 家長應關注兒童健康
- [ 04-05]廈門:嚴防流感、手足口病、感染性腹瀉等傳染病
- [ 03-29]我國研制全球首個EV71型手足口病疫苗開始推廣接種
- [ 01-12]廈企子公司國內率先研發手足口病疫苗 獲批將上市
- [ 01-07]中醫對癥治療手足口病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