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廚余占廈門垃圾總量的三四成,市環衛處規劃科技科科長劉春建議,讓廚余減量可以從孩子和老人做起,比如教孩子做自然小實驗同時也能提高動手能力,老人閑時自制酵素或堆肥,擴大垃圾分類的傳授面。另外,還應逐步建立與垃圾量相掛鉤的垃圾收費制度,提升公民的垃圾減量意識。 2、積分獎勵垃圾分類 后續配套措施應便民 徐暉認為,針對廚余垃圾可以通過正面宣傳、積分獎勵,鼓勵居民做好垃圾分類。對于非廚余垃圾,政府應加大投入,在社區內建立資源回收站,方便居民將報紙、礦泉水瓶等垃圾分類投放。 思明政協委員李向陽提出設立思明區衛生獎勵基金,可由政府牽頭,企業參與,籌措資金,每年評選獎勵先進單位、優秀小區等。同時,在已開展垃圾分類的基礎上,繼續擴大試點范圍,如在公園、商場等試行分類收集。 分類收集應考慮便民性,分類收集的推行必須有后續配套的垃圾綜合處理措施。重點是推動分類配套的發展,同時研究并實行相應的垃圾分類收集制度,加大對環衛基礎設施的投入,升級改造垃圾收集車、清潔樓,使之符合垃圾分類收集及運輸處理的要求。 |
相關閱讀:
- [ 05-08]“環保三寶”掀起廈門琴島綠色風 市民游客點贊
- [ 04-26]廈門自貿片區亮點頻現 環保引入負面清單準入機制
- [ 04-24]廈門集美在地球日舉辦征文比賽 孩子們學當“環保衛士”
- [ 04-21]新西蘭木匠為宣傳環保赴澳拍深海動物
- [ 04-08]高雄市強推高污染產業 環保團體向蔡英文嗆聲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