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藜
1932年出生,遼寧大連人,中國音樂文學學會副主席、中國著名詞作家、國家一級編導等。著有歌詞《鼓浪嶼之波》、《亞洲雄風》、《我和我的祖國》、《籬笆墻的影子》等。其中,《亞洲雄風》獲亞運會歌曲大獎,《籬笆墻的影子》、《山不轉水轉》、《苦樂年華》等也曾獲獎。
海西晨報訊(記者王曉萍)“鼓浪嶼四周海茫茫,海水鼓起波浪。鼓浪嶼遙對著臺灣島,臺灣是我家鄉。登上日光巖眺望,只見云海蒼蒼……”優美的旋律響起,《鼓浪嶼之波》的歌詞總能讓人思緒飄向秀美琴島。
《鼓浪嶼之波》聞名遐邇,它的作詞者為中國著名詞作家張藜和紅曙。就在前日中午,傳來了張藜老師在北京辭世的消息,從此與我們天地相望,留下了《鼓浪嶼之波》這一絕世佳作,享年84歲。
A
作詞靈感來自半夜鼾聲
“是誰給人間送來了《鼓浪嶼之波》?是鼓浪嶼的云海波光,還是詩人、作曲家靈魂中的吟詠、歌唱,抑或是海峽兩岸龍的傳人的赤膽衷腸?”這是刊登于《青年歌聲》1987年第2期上的某篇文章。《鼓浪嶼之波》的真摯優美在人們的腦海中烙下印跡,殊不知,歌曲的作詞經過頗為逗趣。
據說,1983年,不少福建音樂人與各地詞曲家相約福州,張藜因事耽擱,比其他人晚到。原本同行之人都去了東山島,張藜也不著急追上“大部隊”,索性來到廈門。
夜深人靜,夜宿鼓浪嶼的張藜與一名解放軍同屋,被對方的鼾聲擾得無法入眠。天風鼓浪,波推濤吼,在張藜聽來,竟與鼾聲和諧交融。就在這一夜,《鼓浪嶼之波》的歌詞被創作出來了。
B
第一句歌詞就勾起回憶
《鼓浪嶼之波》不僅是張藜的代表作,更唱出了老廈門人的往昔歲月。廈門文史專家何丙仲是地道鼓浪嶼人,他坦言,《鼓浪嶼之波》唱出了他對鼓浪嶼的美好記憶。
“旋律好聽,很符合鼓浪嶼的氣質,優雅文靜,歌詞深入人心。”何丙仲說,第一次聽到《鼓浪嶼之波》,就被第一句歌詞“抓”住了。鼓浪嶼四面潮音,是留給每一個從小在島上成長的孩子的最初印象,何丙仲贊道:“第一句歌詞就把我拉回到小時候對鼓浪嶼的記憶里。”
如今,《鼓浪嶼之波》已經成為鼓浪嶼乃至廈門的招牌。即將迎來“古稀之年”的鼓浪嶼合唱團,早在2000年就把《鼓浪嶼之波》定為團歌。
合唱團成員之一王素繁阿姨是一名印尼華僑,加入合唱團后有幸赴京參加了第五屆中國國際合唱節,將《鼓浪嶼之波》唱響京城。王素繁回憶:“演唱結束時,掌聲雷動,作曲者鐘立民老師特地到后臺看望我們。”
C
20年前日光巖
千人引吭高歌
1996年夜,華燈初上,著名歌唱家張暴默立于日光巖巖頂領唱《鼓浪嶼之波》。與此同時,由鼓浪嶼機關、鼓浪嶼合唱團、鼓浪嶼文化館、鼓浪嶼好八連、廈門音樂學校、鼓浪嶼人民小學等組成的近千人大型合唱團,從日光巖頂峰,依著地形的變化,按順序排列,引吭高歌一曲《鼓浪嶼之波》。
“當時在場的人都駐足傾聽,那個場面十分震撼。”20年前的場景歷歷在目,鼓浪嶼老文化人蔡文田一臉自豪,盛贊《鼓浪嶼之波》的魅力。那是蔡文田第一次聽到《鼓浪嶼之波》,他告訴記者,這首歌曲在當時已經非常流行,很多鼓浪嶼人都能信手拈來。
翻著鐘立民贈與蔡文田的《鼓浪嶼之波》作品集,晨報記者看到了張藜作詞的多首歌曲———《啊,北京》《丹頂鶴的故鄉》等,當然,還有《鼓浪嶼之波》。
多位歌唱家悼念張藜
據悉,張藜這兩年一直在醫院接受治療,但包括其夫人楊阜蘭在內的家人一直都很低調,所以才沒有對外透露過多的消息。
張藜1932年生于大連,1948年考上東北魯迅文藝學院,走上藝術道路,后進入吉林省歌舞劇院工作。
1978年張藜調到中央民族樂團工作,由此迎來了自己創作的高峰。張藜與作曲家徐沛東合作了多首膾炙人口的歌曲,如《十五的月亮十六圓》《籬笆墻的影子》《亞洲雄風》。徐沛東說,雖然張藜生病已經很長時間了,但還是感覺走得很突然,他的離開是中國文壇尤其是音樂文學界的一大損失。
昨日凌晨,《亞洲雄風》原唱者韋唯發微博悼念:“張藜老師一路走好,壽終德望在,身去音容存,揮淚憶深情。《亞洲雄風》為在天堂的您再次歌唱。”
張藜還與歌唱家李谷一合作過,李谷一所唱的《我和我的祖國》即為張藜所作。得知張藜去世的消息,李谷一心情很悲痛。她說“張藜一直身體不好,還想著能撐一段時間,沒想到突然就走了。”在李谷一的印象中,張藜為人坦蕩、忠誠、低調。“他的歌詞樸實無華,他的情感都通過他的作品表達出來了。”李谷一說。
(據北京晚報、法制晚報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