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毅科技探索中心,最大高差達17米的巨型滑梯。(資料圖)
市民在氣象科學館觀看科普球幕電影。(資料圖/記者姚凡攝)
【名詞解釋】
具備科學素質公民
2015年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采用公民科學素質測試題庫,使用國際通行的測算方法,測算出每位受訪者的科學素質得分,超過70分者算作具備科學素質的公民,通過加權測算得出目標群體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值,因此具備科學素質是對公民的較高要求。
廈門日報訊(通訊員 蘇建成 記者 林露虹)在家門口上科普大學,學習掌握身邊的科學知識;參觀科普展館、科普基地,“觸摸”前沿科技,感受科技魅力……廈門市民積極參與、享受科普盛宴,正成為廈門公民科學素質水平不斷提升的生動寫照。
日前,中國科協對外公布全國各地公民科學素質調查結果,2015年,廈門市具備科學素質公民的比例達到了10.2%,圓滿完成了“十二五”廈門市公民科學素質水平達到6.5%的目標任務,遠超全省全國平均水平,與廈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
亮麗的成績單,與廈門全民科學素質工作的穩步推進緊密相連。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廈門全民科學素質工作始終堅持“政府推動、全民參與、提升素質、促進和諧”的工作方針,市全民科學素質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分工負責、扎實推動國務院《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的貫徹實施,在開展主題科普活動、推動重點人群科學素質行動、建設基礎工程和完善保障條件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聚合力】
形成“大聯合、大協作”的科普工作格局
推進科普工作,多部門分工協作、齊抓共管是關鍵。十二五期間,廈門始終堅持“政府推動、全民參與、提升素質、促進和諧”工作方針,成立了由26家相關單位組成《綱要》工作領導小組,并適時調整《綱要》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市直各相關部門、各區相應成立了組織機構;在市《綱要》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協調下,開展經常性大型科普活動,如科技人才活動周、全國科普日、科技下鄉、青少年科技競賽等活動。
市政府辦公廳及時印發了《“十二五”廈門市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各牽頭部門制訂出臺了“五大行動和五大工程”實施分方案,這些都極大地凝聚了相關部門的力量,有力地推動了《綱要》落實。
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廈門本級投入科普經費過千萬元,人均科普經費達到3元以上;六個區區級財政投入總額近千萬元;各街道也有專項科普經費,實現了市級、區級和街道三級財政科普經費投入,為開展各項科普活動奠定了基礎。
廈門還積極調動社會力量開展科普工作,先后命名、表彰了市科技館、市園林植物園、廈門惠和石文化園等一批國家級、省、市級科普教育基地。全市每年各單位組織開展各類科普活動500余場次。
【筑體系】
多平臺多舉措推動科普教育
>>打響活動品牌
無人機、服務機器人、3D打印機等最新科技產品齊亮相,為廈門“科技控”們過了一個腦洞大開的周末。這是5月14日廈門市科技活動周的開幕現場,自2001年國務院確定每年5月的第三周為科技活動周以來,廈門已成功舉辦了14屆科技活動周。
市科協介紹說,在每年科技活動周、全國科普日期間,廈門圍繞活動主題組織開展系列科普活動400余場,其中重點活動20多項,贈送科普圖書、發放科普資料5萬余冊(份),受眾達數十萬人。各區、街道(鎮)、社區(村)、科普基地、學(協、研究)會都圍繞主題組織開展科普講座、科普廣場活動、“科普超市”進社區等系列科普活動。
>>推進重點人群科學素質行動
五年來,廈門圍繞未成年人、農民、城鎮勞動人口、領導干部和公務員隊伍、社區居民五大重點人群開展科學素質行動,帶動了城鄉居民科學素質整體提高。
【未成年人】廈門實施未成年人科學素質行動,每年堅持舉辦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青少年電腦機器人競賽、青少年科學趣味競賽、青少年科學工作室創意大賽等常規賽事和活動,努力提高未成年人科學素質。五年來,廈門青少年選手獲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以上獎項113項,獲全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以上獎項625項;在青少年電腦機器人比賽中獲得全國一等獎5項,全省一等獎27項的好成績。
【農民】五年來,市、區科協與財政局積極推進科普惠農項目建設,加大農村專業技術協會、農村科普示范基地和農村科普帶頭人培育力度,審核并推薦科普惠農項目參加全國評選表彰。市農業局重點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程”、“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和“科技進村入戶工程”。據統計,廈門已完成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培訓近2萬人,農民工技能提升培訓十萬余人次。
【城鎮勞動人口】以促進就業和再就業為重點,開展城鎮勞動人口科普宣傳活動。五年來,廈門開展富余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22851人,來廈農村勞動者技能提升培訓108351人,再就業職業培訓11242人,獲得高級工職業資格證書以上人員達到51545人,創業培訓17526人。
【領導干部和公務員隊伍】以增強領導干部科學決策能力為目的,開展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科普宣傳活動。市委組織部先后邀請10多名國內外專家、教授,圍繞廈門經濟發展、科學發展觀等內容進行“千人講壇”輔導,開拓領導干部及公務員的知識視野。五年來共舉辦各類高級研修班166期,累計10000多人參加高研班的學習。
【社區居民】各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以開展文明社區、智慧社區為重點,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科普進社區宣傳教育活動。
>>創新科普體系
在廈門,市民接受科普教育的途徑多種多樣。調查顯示,廈門全體公民對各類科普活動的參與度和知曉度也較高,利用科普設施和參加科普活動的機會較多。在過去一年中,廈門市有半數左右的公民參加過或知曉各類科普活動。此外,廈門市公民對社區科普宣傳內容的感興趣程度較高。
目前,廈門已建成誠毅科學探索中心、嘉庚圖書館、嘉蓮街道科普活動中心等科普場館,擁有29家市級社區青少年科學工作室,創辦社區科普大學16所、建立各類家長學校937所,每個社區均成立文明學校或市民學校。建設高標準科普畫廊430座,科普宣傳欄187個,實現每個社區和行政村建有1個以上的科普畫廊和宣傳欄。“互聯網+”讓科普工作插上網絡的翅膀。
五年來,市科協積極引導科協工作者與時俱進保持科普工作的技術先進性、手段先進性、理念先進性,打造通俗易懂信息化科普平臺。科普教育基地、社區青少年科學工作室等科普場館通過創新展教方式和手段,增強了對市民吸引力。遍布全市的科普畫廊和宣傳欄常年免費提供給地震、衛計、環保等部門使用。各區、街道(鎮)、村居科協開通了“科普微信”平臺。
【惠民智】
提升公眾科學素養
“科普宣傳,重在通過宣傳,實現惠民智、育民智。”市科協有關負責人指出,科普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提升公眾的科學素養,讓公眾擁抱“智慧生活”,科普惠民,科普惠農。
五年來,湖里區、思明區、集美、同安區先后榮獲2011-2015年全國科普示范區稱號,四個區同時被授予福建省2011-2015年度科普先進區,有12個單位、葉長泰等6名個人分別被評為中國科協、財政部全國科普惠農興村先進集體和科普帶頭人,共獲得270萬元獎補資金,有12個社區分別被中國科協、財政部命名為“全國科普示范社區”,共獲得240萬元獎補資金,48個社區被評為“福建省科普示范社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