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日報訊(記者 袁舒琪 通訊員 楊燕制圖/張平原)為自行車開辟專屬的非機動車道,市民騎行不再與機動車“車擠車”,這樣的場景或許很快就會實現。近日,記者從市規劃委了解到,《廈門市自行車道系統規劃》正在加緊編制中,近期有望報市委市政府審議,一經通過,廈門將啟動島內自行車道系統的改造提升,形成更加完善的自行車道通行網絡。前期還將在島內篩選幾條道路作為示范段,先行規劃自行車道。
這一舉措貫徹了五大發展中的“綠色發展”理念及《美麗廈門戰略規劃》中打造綠色交通體系、進一步建設高品質步行系統與公共自行車系統的要求。同時,它也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以期通過提高自行車出行比例及效率,為應對當前交通形勢、緩解擁堵開出一劑藥方。
那么,自動車道應該怎么修?前期要在哪些路段作示范?針對這些問題,市規劃委通過本報向市民征求意見,歡迎廣大市民提建議,共同參與到廈門自行車系統的建設當中。
為什么改造?
營造友善騎行環境 緩解交通擁堵
自2013年開始,廈門全面啟動島內公共自行車系統建設,截至目前,已建成一期工程約100公里,在建二期工程約80公里。在這樣的情況下,越來越多市民開始選擇用騎行公共自行車作為一種新的出行方式,根據2016年4月的統計數據,島內共建成啟用站點349個,日均租借次數達2.25萬人次。
“然而,由于廈門交通運行情況持續發生變化,自行車出行環境的安全性、連貫性、舒適性與市民自行車出行需求及期望差距日益凸顯。”市規劃委市政交通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對道路進行改造提升,開辟自行車道,除了能夠滿足市民的需求,營造友好的騎行環境,完善“公共交通+自行車+步行”的綠色低碳公共便捷出行完整體系之外,還對緩解交通擁堵有幫助。基于此,正在修編的《廈門市自行車道系統規劃》將著重改造提升島內自行車道系統,開辟自行車專用道,在保障自行車通行權的基礎上,提升自行車道系統的品質和競爭力,并完善公共自行車系統服務網絡,讓自行車系統與軌道(公交)、BRT及火車站等大的交通樞紐間能夠實現無縫銜接。
怎么改造?
自行車道改造 三種方案征求意見
“我們希望重新構建和布局一套完善的自行車道網絡,主要由自行車高(快)速路、自行車主干道(路)和一般自行車道組成。”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自行車高(快)速路主要連接城市中心組團之間,或者市民通行較為密集、出行效率要求較高的區域,將以封閉式形式建設。自行車主干道(路)將在自行車流量較大的路段或綠道、旅游休閑的專用道上建設。一般自行車道則將滲透到社區等次支道路,延伸至自行車道系統的網絡末端。
市規劃委透露,近期將先行啟動幾個路段作為提升改造的試點,規劃的自行車單個車道寬度視具體道路條件決定,但至少都在1.5米左右,理想的車道寬度為2.5米。目前共有三種改造方案被列入考慮之中。
利用輔道 空間改造
(如湖濱南路、蓮前東路、湖濱西路、白鷺洲路、金尚路等)
該方案將自行車道規劃于輔道靠人行道側,若遇輔道內的公交車站,再將自行車道從站點后延伸至人行道,利用人行道進行施作。該方案能大大減少人車共行的局面,不過要求改造的道路有輔道,且輔道需較寬。
利用機動車道 空間改造
(如蓮前西路、湖濱中路、廈禾路、仙岳路部分路段等)
該方案是專門為沒有輔道且人行道空間也不寬敞的路段設計的。該方案中的自行車道是利用縮減機動車道空間、人行道空間進行建設的,位于機動車道和人行道之間,自行車道與機動車道間用緩沖帶及隔離欄進行隔離。
利用人行道 空間改造
(如鎮海路、云頂路、仙岳路部分路段等)
該方案相當于在人行道上開辟一條自行車道,其中自行車道位于人行道外側,毗鄰綠化帶,并用隔離欄將人行道與自行車道隔開,不會影響正常行人的步行。該方案較適用于沒有輔道但人行道較為寬敞的路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