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殖放流 福建放流規?!叭耆壧?/strong> 昨天的研討會分為上午和下午兩部分,上午的重點是養殖,而下午則提到了另一個對海洋生態系統有很大影響的人類行為——增殖。 兩岸歷來都有在臺灣海峽展開增殖放流的傳統。昨天下午,福建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科長、高級工程師翁祖桐介紹了福建省在“十二五”期間增殖放流的情況。 數據顯示,2013年,福建省增殖放流5.23億尾。2014年開始,我省組織實施“百姓富、生態美”福建海洋生態漁業資源保護十大行動,其中“‘江河湖海年年有魚’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通過政府引導、企業捐贈、個人參與的投入機制,放流規模實現了“三年三級跳”,當年,福建省增殖放流數字達到20.56億尾,到了去年,全省增殖放流數達到了35億尾以上,在一點一滴積累的基礎上實現“豐富物種、改善環境”等目標。 而未來5年,福建省的目標是每年組織放流魚、蝦、貝等經濟和瀕危物種30億尾(粒)以上。 【花絮】 臺上臺下現場對話 昨天的會議是一次純學術交流,主講的16位專家都很認真地準備了PPT,在座位上“聽講座”的也不敢放松,但凡聽到自己不熟悉的“冷知識”,他們就會拿起手機將PPT內容拍下來。 的確,能上臺介紹科研成果的幾乎都是擁有豐富知識儲備的行業頂尖專家,但是,這16個議題并不僅僅是行業佼佼者在做單向知識輸出,要知道,他們更看重的是“交流”二字。昨天的會議上,一些看上去很有趣的思維火花就是在專家作學術報告的過程中碰撞出來的——比如臺灣嘉義大學水生生物科學系教授李安進在主講缺氧對文蛤養殖的影響時,他不經意地拋出了一個問題:除了文蛤,好像沒有其他的魚類或蝦類能在無氧環境下存活吧?起初現場先是一片安靜,但就在李安進準備“翻篇”時,臺下一位大陸水產科研人員突然大聲說了出來:“有。”于是,李安進不得不暫停自己的講話,他好奇地詢問對方,兩人隔著重重的人群展開臺上與臺下的“遠程”交流。 最后,這名研究人員給出的答案是:非洲鯽魚,在無氧狀態下還能存活數小時。這個答案,令包括李安進在內的不少人都很意外。 【冷知識】 藻類能凈化水環境 海帶、紫菜,除了能吃,還能干啥?昨天,市政協副主席陳昌生以集美大學水產學院教授的身份登臺進行學術演講。他告訴我們,藻類能很好地修復水生態環境。 海藻在光合作用時,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陳昌生說,大型海藻生態系統的恢復,能有效地減輕海區富營養化程度,吸收大量的碳、氮和其他污染物質,據研究表明,每噸藻類植物能吸收0.36噸碳,0.06噸氮和0.008噸磷。陳昌生研究多年的課題項目,正是大陸沿海藻場的生態修復技術。 文蛤比較喜歡冷水 為了證實缺氧對文蛤的影響,臺灣嘉義大學的李安進教授做了一個實驗,把文蛤放入密閉的玻璃罐中,然后放到不同溫度的水槽里,最后發現文蛤在15℃、25℃、34℃的無氧半致死時間分別是15.7天、3.8天和2.5天。從這個實驗結果不難得出另一個結論:夏天買了新鮮的文蛤,泡在冷水里可以延緩文蛤的死亡。 石斑魚生病老打轉 臺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系副教授呂明偉說,感染神經壞死病毒的石斑魚,養殖育成率不到5%,得病的魚有一個很明顯的表現是,經常在水中螺旋打轉。不過人們可以放心的是,這種病毒不會感染哺乳類動物。目前已證實,有超過40種海水魚會被感染神經壞死病毒。 |
相關閱讀:
- [ 05-25]水產界全產業鏈盛會明在廈舉行 近300家企業參展
- [ 05-16]3米長中華鱘標本進駐福建海洋漁業科學館 水產科技周在廈啟動
- [ 04-19]臺灣宜蘭縣水產罐頭 首次從廈門海滄口岸登陸
- [ 01-17]同安出口水產罐頭獲得國際認可 獲世界糧食計劃署采購
- [ 08-05]開漁后廈門水產市場魚鮮品種逐漸增多 價格也大幅下調
- [ 07-29]一環衛工做好事摔傷迷路 眾人愛心接力幫扶阿伯
- [ 05-25]第十屆漁博會今天開幕 在會展中心舉行為期三天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