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晚報訊 (記者 蘇奇 通訊員 李燦瑜)不久前,市民許女士散步時,抬頭一看,行道樹的樹葉上密密麻麻布滿了蟲卵,鼓成一個個“圓球”。“我當時嚇得趕快跑了。”許女士致電本報說,突然見到這些密密麻麻的“圓球”,她頓時覺得非常惡心。許女士這是怎么啦?原來她患上了所謂的“密集物體恐懼癥”。
這是一種病嗎?為什么會這樣?心理專家給出了答案。
【案例】
荔枝殼上一粒粒凸起
讓她全身起雞皮疙瘩
還有比許女士更極端的例子。眼下正是荔枝成熟上市的季節,荔枝果肉晶瑩剔透,口感甘甜細膩,很受人們青睞。然而,荔枝皮上密密麻麻的點,讓有些人難以接受,市民小王便是其中一個。
幾年前,一名網友給小王發來幾張惡搞圖,說是有“密集物體恐懼癥”的人慎點。出于好奇她點開了。看了圖片,她瞬間頭皮發麻,全身起雞皮疙瘩,惡心想吐。“上面密密麻麻的讓我想起了小時候經常見到的癩蛤蟆,很惡心,很可怕。”
她說,工作忙碌時倒還好,只要一閑下來,她腦海里就會不時閃現“密集”的照片,想起癩蛤蟆,她又會立刻頭皮發麻,腿腳發抖,渾身冒冷汗。想到那些圖片,她嚇得晚上也不敢入睡。夏天荔枝上市了,見到荔枝殼上一粒粒的凸起,她也聯想起癩蛤蟆,她不敢再碰荔枝了。
被折騰了一個多星期,小王擔心自己有病,便到廈門市仙岳醫院心理門診尋求幫助。
【分析】
“密集恐懼癥”不是病,兩三天后自然緩解
仙岳醫院心理咨詢師陳志敏說,所謂的“密集物體恐懼癥”是近年來隨著網絡發展才被人們所熟知的,其實,它不屬于精神障礙和心理障礙當中的任何一種,暫時可以算是特定物體恐懼的一種類型。盡管它不是一種病,但它確實給很多人帶來了困擾。
陳志敏說,目前的科學研究認為,引起“密集物體恐懼癥”的原因可能有兩個:一是密集的物體本身是一種警戒色,比如盤起來的蛇圖案讓人感到恐懼,恐懼其實是一種本能的保護;還有,有些組合成“密集體”的物體本身就有讓人恐懼惡心的特點,密集之后更加劇了人們的厭惡感,看到“密集體”就會形成一種條件反射,從而產生恐懼。
陳志敏說,“密集物體恐懼癥”更多的是心理暗示下的一種本能反應,一般情況下并不需要治療,兩三天后自然就會緩解。
【提醒】
預防“密集恐懼癥”千萬不要“手欠”點圖
陳志敏說,不少人的“密集恐懼癥”都是一時好奇心作祟,點開了密集體的圖片引起的,因此預防的最好辦法就是:千萬不要“手欠”點圖。
陳志敏說,在現實生活中,不太可能經常接觸到讓人感到特別難受的密集物體,因此也不要恐慌,不過度關注,順其自然,可試試替代法,如聽聽音樂、做放松訓練,以轉移注意力,減少緊張焦慮感。不過,如果對于密集物體反應過激,或在腦子里揮之不去持續一周以上,影響日常生活,最好還是找專業人士咨詢和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