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堅守討小海的漁民正在海面上捕魚。記者唐光峰攝 海西晨報訊(記者 曾昊然)日前,晨報曾報道廈門海域發現罕見物種———豹紋窄尾魟。據了解,這是廈門海域迄今為止發現最大重量的此種類魚。捕獲該魚的,正是廈門的討海郞。所謂“討海郞”,是從閩南語發音中演變而來。“討”指“討要、索取”,“海”指“海洋”,而“郞”就是“漁人”的雅稱。本期關注的,正是在討海郞中世代所流傳,但可能馬上要消失的技藝———討小海。 群體數量不斷減少 討小海簡單理解就是近海灘涂作業,通過徒手或簡單的工具,挖掘一些灘涂上的貝類、跳跳魚、土龍等海生物。近年來,隨著灘涂的減少,討小海越來越難以有所收獲,這也讓以此為生的討海郞們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 記者在本次調查走訪中發現,廈門討小海群體的數量正在不斷減少。以集美的杏林村為例,4300人左右的常住人口,僅10人左右仍在討小海;位于海滄的劉山村,村里大概有860人,討小海的只有五六個人。這兩個村莊在30年前都是名副其實的漁村,討小海的人數占全村人數的60%左右,“只要是青壯年,基本上每天都在灘涂上勞作。”劉山村的討海郞林中信說,現在這一數據,已經下降到1%以下。 |
相關閱讀:
- [ 05-01]漁船觸礁擱淺 直升機從廈門飛抵廣東海域救起6漁民
- [ 04-05]浙江漁民誤捕4米長大白鯊 重量超千斤
- [ 03-31]廈門一漁民海上作業導致肋骨受傷 直升機緊急出動
- [ 08-20]飛行隊趕赴漳州海域 救起一個受傷漁民送回廈門
- [ 08-16]直升機趕在雷雨到來前 閃電出擊救海上受傷漁民
- [ 08-16]東海第二救助飛行隊飛東山 急救海上受傷漁民
- [ 08-05]3.5萬名漁民出海捕魚 廈漳海產價格有望下降一兩成
- [ 07-30]同安漁民爭海面養殖區 開大船撞翻小船三人落水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