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日炎炎,一捧井水讓人瞬間降溫。資料圖 “移動衣架” 上學前先淋濕衣服 到校時全身干爽了 陳先生說,他讀初中時,酷暑天騎車上學,熱風卷過水泥路面,再撲到身上來,感覺比蒸籠的蒸汽還難受,“蒸汽好歹還是濕的,熱風是又燙又干,好比武漢的熱干面。”他說,他什么條件下,人總是能想出相應的辦法去應對。 于是,他出門前,先用井水把T恤澆濕,自行車騎到學校,差不多就二十分鐘,衣服也干了。路上水分蒸發,就相當于帶走了熱氣。他自我調侃,這個過程,感覺自己就好比移動衣架,濕衣服從家里到學校,一路就晾干了。 “沒有熱死的牛,只有愚死的漢,過去物質條件匱乏,但人總能想到辦法避暑。”陳先生說,雖然長大后,知道這么做,對健康不利,但這種與惡劣環境抗爭的精神和創意,在物質條件越來越好的今天,仍不應該被消磨掉。 手動風扇 搖棕扇涼風習習 適合哄孩子入睡 即使有了空調,陳女士也不愛開,頂多開開風扇。陳女士的降溫“武器”是傳統的草扇、棕扇、竹扇,在她家的每個房間里,都放著扇子,最久的一把已經用了十多年了。 對陳女士來說,扇子還承載了滿滿的愛意。陳女士的女兒小時,家里的老人家晚上時一手搖扇子,一手抹痱子粉在女兒背上摸一摸,女兒很快就能睡著。如今,女兒27歲了,還時不時要求陳女士給她搖扇子。 空中大床 傍晚上屋頂潑水降溫 晚上男人們納涼酣睡 沒有空調的年代,夏日夜晚要怎么才能睡得好?林先生小時候住在吳厝巷,他說那時晚上都睡在磚棚。所謂的磚棚就是屋頂,是可以在上面曬被子、曬干果的平屋頂,不是坡屋頂。 當年,林先生的父母在太陽下山后,就提一桶水到屋頂,用水把屋頂潑濕,讓溫度降下來。晚上,人們就可以到屋頂納涼。夜深了,男人們和男孩子就在屋頂鋪草席打地鋪。 林先生說,即使當時家里沒屋頂,也可以到好哥們家的屋頂睡。天一黑,孩子們呼朋喚友到屋頂打地鋪,看星星,聊到睡著。“在屋頂特別好睡,有時一直睡到第二天被太陽曬熱了才起來。” 創意降溫三招 冰置風扇前,堪比空調 林先生說,他小時候曾到水產市場向魚販要冰,碎冰裝在玻璃杯里,捧在手上,涼意陣陣;以前很多市場都有人在賣冰,一鏟一元錢,如今在八市周邊仍可見到有人賣冰,買回去放在風扇前吹,有點空調的效果。 涂上清涼油,冰涼入睡 上高中時,宿舍沒有風扇,梁小姐晚上洗完澡,就用清涼油涂遍裸露的皮膚,在一陣冰涼中入睡。不少家長也會在孩子的澡盆里滴花露水。 精心選草席,睡覺不熱 戴先生特意回漳州老家,找老藝人編織了好幾張草席和篾席,讓孫女夏天睡覺不熱。市面上熱賣的“麻將”席、篾席,都是竹制的,在戴先生看來太涼了,不適合小孩子睡。 每天夏天到來之前,有艷陽天時,戴先生就把草席放在太陽底下“煎”,暴曬有助于殺死草席里的細菌,睡起來才健康。 【鏈接】 酷暑全家躲進景區 住氈房一點也不熱 張小姐來自大西北的阜康,她說,夏季她們老家高溫會達40℃。氣候干燥,空調開太久更干燥,有些人會躲進山里避暑。 張小姐的老家離天池景區特別近,在酷暑季,一家人就到景區里避暑。景區白天溫度比市區低5℃左右,晚上就更低了。住在哈薩克族的氈房里,雖然沒有空調,卻一點也不熱。 江西人王小姐的老家在九江,夏天時,會跑到鄉下親戚家住半個月。“大山里很涼快,氣溫就20多攝氏度。” |
相關閱讀:
- [ 07-02]廈門“桑拿天”仍持續 專家提醒酷暑天要注意避暑
- [ 06-18]梅雨季結束酷暑模式開啟 今起廈門將進入臺風季
- [ 06-18]廈門降水漸少 雨季結束將迎來酷暑最高溫或達33℃
- [ 08-20]今日七夕"天鵝"送酷暑 廈門逐漸轉入晴熱高溫天氣
- [ 08-20]“天鵝”將臨高溫來襲 將帶來晴朗多云酷暑天氣
- [ 08-04]解密駐閩某裝甲旅酷暑練尖兵 乘風破浪涉險灘
- [ 08-03]圣亞海洋文化節 拯救酷暑享實惠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