兌山藝術區原創雕塑作品扮靚社區。(本組圖/兌山藝術區供圖) 拆除不規范廣告牌。 廈門日報訊 (本報記者 薄潔 )藝術區走進社區,會擦出怎樣與眾不同的火花?在集美康城社區,今年剛成立的集美社區青年創業中心就是最好的答案——為共同締造帶來了新氣象,打造出不一樣的精彩。 一核多元、協同共治。通過探索社區、藝術區、校區多元融合共同締造新路徑,集美區不僅推動優質資源進社區,更推動集美“一精神三文化”的人文特質根植社區,典范村居建設不斷拓面提質,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進一步提高。 社區藝術區結對子 打造創業青年大本營 “這就像一個大家庭,創業者聚集在一起,互相交流,互相學習,共享資源。”和其他創客一樣,90后女孩占靈敏說到這個“家”,熱愛之情溢于言表。在她看來,這個“家”很獨特、很有味道,“改變了原先在家創業的環境,這里的環境也特別好。” 占靈敏所說的“家”,就是今年5月成立的集美社區青年創業中心暨社區青年創業金融服務站(以下簡稱“中心”)。這里原本是大學康城二期的售樓處,一直閑置著,如今被很好地利用起來,成了集美區從事教育培訓、文化創意、電子商務、網絡科技等項目的創業青年的“大本營”。 記者了解到,該中心的運營工作由兌山藝術區負責,藝術區通過與社區“結對子”的方式成為了社區的“文化管家”,不僅通過原創雕塑等藝術品扮靚社區,還積極引導社區創業青年將公益與創業就業相結合,通過為社區居民提供優質低價服務、參與社區志愿服務等方式反哺社區,積極參與到美麗廈門共同締造行動中。 藝術家走進社區 提高居民生活品質 讓藝術扎根民間,讓藝術走進生活。首批入駐中心的文創項目“寧寶小畫家空間”與康城社區共同舉辦現場繪畫比賽,兌山藝術區駐園藝術家王奕辰帶著他的藝術品《牛》走進康城社區,與小畫家和社區居民共同描繪七彩“六一”。活動現場,原創藝術衍生品愛心義賣大受歡迎,藝術區還將繪畫比賽的優秀作品制成了雨傘、杯子等小禮品,吸引了不少家長訂購。一場小小的活動,既提高了社區群眾的審美意識,增進了鄰里之間的互動了解,同時又實現了藝術的增值。 讓藝術家走進社區,為居民提供文藝服務,極大地提高了社區居民的生活品質。作為藝術傳播平臺,藝術區給老百姓送去精神食糧的同時,也為藝術家積累了鮮活的素材,激發創作靈感,進而幫他們創作出接地氣、有營養、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作品。 這種多元融合的模式,也得到大家的認可。在社區,藝術家不僅能展示原創作品,同時也可以為轄區高校藝術生提供實踐的平臺,拓寬大學生的就業途徑。同時,藝術區還將在各個社區書院設點,邀請文化藝術界的名師為居民授課,滿足群眾對文化藝術的需求。 |
相關閱讀:
- [ 07-20]微視頻大賽作品《紅磚厝的雕刻藝術》
- [ 07-12]海滄打造"全國農村學校藝術教育實驗區"經驗初探
- [ 07-05]集美探索社區、藝術區、校區融合 締造藝術社區
- [ 07-03]廈大師生用藝術繪就幸福思明 在尋常巷陌中發現美
- [ 06-21]google刷新的藝術之變
- [ 06-19]談對歌唱藝術的感悟 海滄區文化館開展志愿者培訓
- [ 06-17]真美!廈門兩校舞蹈班曬出獨特藝術范畢業照(圖)
- [ 06-12]價值數億元的70多組藝術珍品 今起對外開放觀展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