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欣社區書院的閱覽室內,老人和孩子正在專心閱讀。(記者張奇輝實習生張延雯攝) 興隆社區臺胞參加愛心媽媽手工作坊。 孩子在金尚社區書院學素描。(本報記者張奇輝攝) 金安社區書院親子烘焙課受歡迎。 東榮社區書院。 禾盛社區書院舉辦精彩的講座。 廈門日報訊 (本版文/本報記者 蔡鎮金詹文)“走,一起去社區書院聽課!”在湖里,越來越多的居民一有空就會走進社區書院,在那里學習、交流、活動、議事。社區書院正深度融入并生動改變著他們的生活。 聽,居民點贊很多:“咱社區書院的琴棋書畫課,讓我的藝術涵養大大提高”;“專業老師的技能輔導,幫助我找到了一份好工作”…… 湖里各社區書院備受居民贊譽。這背后是各社區書院勇于創新,積極探索滿足群眾需求、有益分享成長的舉措,努力為全市社區書院建設提供“湖里樣板”。 近日,本報記者分別走進湖里區興隆、金尚、東榮、金安、禾盛、禾欣等六個社區書院,發掘各個書院建設亮點,傾聽居民意見和建議。 [特色點擊] 興隆社區書院 融合兩岸最具“臺味” 殿前街道興隆社區是廈門臺胞臺商居住、創業的聚集地。作為我市唯一的對臺服務示范社區,興隆社區以打造臺胞特色為品牌,把書院建設成為匯聚兩岸情感、融合兩岸理念的精神家園。 充分挖掘有經驗、有專長的臺胞來當授課老師,“媽媽講堂”就是在臺胞王和美的建議及發動下成立起來的。陣地建設也融入“臺”味。閩臺文化長廊成了社區青少年公民意識教育、了解兩岸同根同緣歷史文化背景的重要基地。 社區將兩位臺胞志愿者骨干納入社區書院發展理事會,為書院建設出謀劃策,將臺灣先進的文明理念注入社區治理。在他們的帶動下,社區先后組建了“馬路天使”、“綠色環保”、“文化傳播”和“健康彩虹”四支以臺胞為骨干的志愿服務小分隊。 禾欣社區書院 “五步”選課“分群”開課 禾欣社區是島內相對較小的社區,下轄4個小區,8446人,其中超半數還是流動人口。自去年8月開班以來,社區書院上課人數累計已達萬余人次。 禾欣社區書院為何有如此大的“磁場”?原來,禾欣社區在形式、時間、空間的設置上下功夫,采取“主課堂+分課堂”、“室內課堂+室外課堂”、“固定課堂+流動課堂”、“社區課堂+企業課堂”等形式,對不同群體開不同的課,實現書院全覆蓋。根據太古公司員工的需求,書院還專門在該公司設立企業課堂,參與人員達兩千余人次。 禾欣社區書院已摸索出“五步”選課流程,即發布信息、收集群眾需求、初步定課程、確定課程和選老師、公示課程安排。通過“五步”開設的課程,出勤率達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