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以“會”促建 “三公”先行 ——訪馬鑾灣新城建設指揮部常務副總指揮羅咚玲 “馬鑾灣水域面積將達到8平方公里,相當于5個筼筜湖那么大;中心島將有3.29平方公里,面積大致相當于兩個鼓浪嶼……”談起馬鑾灣,羅咚玲如數家珍信手拈來。去年9月,羅咚玲從市發改委抽調兼任馬鑾灣新城建設指揮部常務副總指揮,不同的戰線,同樣的忙碌。未來馬鑾灣新城要怎么建,建成什么樣,本報記者對她進行了專訪。 開會解決問題 新城初步形成大開發態勢 “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調研馬鑾灣新城建設,分管市領導直接掛帥總指揮并多次到馬鑾灣指導工作,海滄、集美兩區政府和市直各部門通力協作,新城初步形成大開發態勢,離不開上下的傾力支持、指導和配合。”談到此處,羅咚玲深有感慨。按照促進發展、造福百姓和塑造魅力的三大目標,新城將建成城市三個轉型、兩個環境提升的綜合實踐基地。 羅咚玲介紹,為了更快推動項目建設,指揮部堅持以“會”促建,通過各種例會、專題會、聯席會、協調會,以問題為導向,實現各部門“集中會診”。同時,利用多規合一平臺加快前期手續辦理,通過掛圖作戰盯緊項目進度,對目標進行細化分解。“僅專題會上半年就開了45場,工作例會協調了54個議題。”在羅咚玲看來,開會就要解決問題。 完善基礎配套 為市民打造15分鐘生活圈 一座新城要蓬勃發展,關鍵還在有人氣。“馬鑾灣新城建設啟動伊始堅持‘三公’先行,完善新城基礎配套設施,將‘生地’變‘熟地’,聚攏人氣。”羅咚玲指出,通過統籌水、電、氣、路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規劃郵政、電信、醫院、學校等公共服務配套,以綠化、夜景、污水整治等改造提升片區價值,馬鑾灣新城力圖有效破解就醫難、就學難、出行難等“城市病”,努力讓人們進得來,住得下去。如今,片區已啟動339項“三公”項目。 小街區串起大生活。“我們的目標是為居住在這里的市民打造一個15分鐘生活圈,”羅咚玲介紹,無論飲食、休閑、就醫、上學,市民只要一出門,在15分鐘的出行范圍都能滿足。 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配套上去了,公共環境也不能拉后腿。羅咚玲說,著眼于治好“一汪水”,馬鑾灣新城正重點針對水系規劃、清淤整治、水利工程、濱水生態等四大主體進行環境提升。 |
相關閱讀:
- [ 07-30]集美區委書記李欽輝談未來5年發展努力建成示范區
- [ 07-15]“百日治違”保障翔安新城建設 利用衛星進行查處
- [ 07-14]廈門串島游首艘躉船下水 其余兩艘建造也接近尾聲
- [ 07-14]翔安全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轉型發展步伐不斷加快
- [ 07-12]廈門地鐵建設不斷提速 1號線19個車站主體完工
- [ 07-12]生態美:廈門美麗鄉村的底色
- [ 07-11]廈門“警械發明專家”再推發明 為民警撐起“金鐘罩”
- [ 07-07]廈門馬鑾灣新城超強配套火熱出爐 破解城市病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