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10月間,英華中學話劇社公演留影,前排右側第一人為陳奇祿 海西晨報訊(記者 晉君)鼓浪嶼的美不只在于獨特的建筑風格,家家戶戶傳出的優雅琴聲,也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隨著申遺進程的推進,越來越多鼓浪嶼的歷史文化名人被發掘出來。近日,記者走訪了原市文化局局長、市政協特邀研究員彭一萬,聽他講述了從鼓浪嶼英華中學走出的臺灣學者陳奇祿的故事。 曾在鼓浪嶼求學 陳奇祿是臺灣著名的學者、藝術家,一生致力文化學術事業,曾獲頒中山文化基金會學術著作獎等,于2014年逝世,享年91歲。 陳奇祿于1923年出生于臺南,父母親都是教師。1937年抗戰爆發,陳奇祿全家移居香港。次年,15歲的陳奇祿獨自來到廈門,就讀于鼓浪嶼英華中學初三。廈門比較早接觸西方科學、文化,得風氣之先,鼓浪嶼成為西方文明遠東傳播中轉站,外國教會最早在鼓浪嶼興辦了真正意義上的近代新式學校,對中國教育現代化有著深遠的影響。 據介紹,英華中學原名英華書院,1898年2月,基督教英國倫敦公會傳教士山雅各創辦了“中西學堂”,不久,與基督教英國長老會聯合辦學,取名英華書院。1899年,該校由英國長老會獨立承辦,1924年改名為英華中學,實施中國統一的“三三學制”。陳奇祿在英華中學打下了良好的英語基礎。 |
相關閱讀:
- [ 06-17]精準資助鋪平求學路 一年多超8萬人翔安學子受益
- [ 04-12]漳州女孩曬滿滿日程表 自述廈門求學感受
- [ 09-03]兒子考上大學外地求學 媽媽患上"抑郁癥"無心工作
- [ 01-16]廈門同安商會捐資獻愛心 圓寒門學子求學夢
- [ 12-09]教授徒步四百里重走父求學路 花5天從莆田走回廈大
- [ 10-09]慈善助學愛心敬老 兩岸義工幫寒門學子完成求學夢
- [ 08-14]家長網上發帖求學位置換 私下換位教育部門不認可
- [ 07-26]廈門:傾家蕩產救不回父親 女孩為父親遺愿艱難求學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