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8月14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鐘榕華)股市漲漲跌跌、半死不活,廈門上市公司的小日子似乎卻還“滋潤”,近期不斷有上市廈企發布公告,利用閑置資金購買銀行理財產品,顯示了部分企業目前“不差錢”。 多稱用的是閑置自有資金 8月9日,建研集團發布公告稱,董事會會議審議通過議案,同意公司在確保正常經營資金需求的情況下,使用不超過5億元的閑置自有資金購買保本型銀行理財產品。該公司還發布了截至6月30前一年內、購買理財產品的信息。 而剛上市不久的吉宏股份,也于近日公告,擬使用不超過6000萬元暫時閑置的募集資金進行現金管理,投資保本型銀行理財產品;另外,擬利用不超過3000 萬元自有閑置資金進行委托理財。 不差錢的還有乾照光電,該公司7月22日投2000萬元,購買了一款理財產品。而去年12月,該公司審議通過使用不超過5億元的閑置自有資金購買銀行低風險保本型理財產品…… 據導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去年底以來,有10家以上的上市廈企購買或將購買理財產品,額度數十億元。 更愛安全性高流動性好產品 這些上市廈企做理財的錢,主要是閑置的募集資金或自有資金。眾多公告皆稱,資金只能投資安全性高、流動性好、有保本約定、期限不超過十二個月的現金管理產品。 從理財預期收益來看,與市場上面向普通投資者的理財產品相比,上市廈企所購理財產品并非每只都優勢明顯。 以金龍汽車今年二季度購買的理財產品為例,因投資期限、投資金額等因素的不同,預期年化收益率低的只有1.8%,高的卻能達4.5%。乾照光電7月22日購買的一只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3.5%。 上市廈企熱衷理財的背后,則是一股熱潮。有統計顯示,今年以來,購買理財產品的A股上市公司共有1086家,實際購買理財產品次數達14639次,即平均每家公司購買13次,累計交易金額高達11802億元。而去年全年,購買理財產品的上市公司全年才1162家。 安信證券湖里大道營業部投顧黃惠明認為,廈門的上市公司普遍質地不錯,部分上市廈企購買理財產品,一方面顯示其資金狀況良好,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們手握大把資金,卻暫時找不到更好的投資對象的現狀。 |
相關閱讀:
- [ 08-03]廈門某制藥公司因缺乏資金 老板指使員工賣麻黃堿
- [ 07-29]廈門互聯網家裝進入“升級”期 萬億級市場引資本爭食
- [ 07-17]15年玩遍151國19地區 他是旅游達人想走遍全世界
- [ 07-13]各種代駕問題層出不窮 監管不跟上就無法解決問題
- [ 07-13]2016海峽西岸臺胞青年夏令營在廈開營
- [ 07-04]廈門代駕協議存在“保障真空” 導致事故頻頻發生
- [ 06-29]三次凌晨斷電是物業故意刁難? 調查:雙方有矛盾
- [ 06-29]代駕司機"尷尬回家路" 打的等于白干騎車危險重重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