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看廈門”的媒體記者感受馬垅社區的溫馨環境
馬垅社區服務不分內外
廈門晚報訊(記者 汪燕妮 王紹亮)走進湖里區馬垅社區,氣派的鎏金大門格外顯眼,主干道一側有一條閩南文化長廊,“三早頂一工”“若想要骨力,免驚無事做”……閩南諺語配上詼諧生動的彩色圖畫,扮靚了街道。而在社區榕樹公園墻壁一角,寫著馬垅社口耳相傳的歷史故事。
細致精巧的匠心,不僅改變“臟亂差”的現象,更能讓流動人口慢慢融入本地文化,增加認同感,逐漸成為推動社區建設、提升的重要力量。
近日,“深化改革看廈門”走轉改大型主題采訪活動第四階段主題采訪走進湖里馬垅社區,20多家媒體聚焦廈門創新社會治理、新老廈門人共同締造美麗廈門的經驗。
【變化】
為了讓社區道路更平整
居民拆了自家門前臺階
平整的馬路,門前屋后栽滿各色花卉的苗圃,智能化停車管理系統……這樣的生活環境,匯聚了馬垅居民對家園的一片深情。
在馬垅社區,有棟漂亮的黃色房子格外引人注目。這是一棟建于2000年的6層民宅,地處休閑步道。此前,因為涂料脫落樓房顯得破舊斑駁,為了與周邊美麗環境協調,房主請來工人重新粉刷了外墻。
去年,馬垅社區重新整修了主干道,前后花了20多天。為了讓馬路更加筆直寬闊,很多新老居民主動拆了自家門口的臺階和磚墻。
社區很少有公共活動場所,社區居委會想為馬垅社區的居民建造一個休閑娛樂的文化廣場,馬垅社區老人協會會長陳生梅發動居民一起想辦法。經過討論,大家把原打算建商家店鋪的空地騰出來,不僅舍棄了每年140萬元的租金,還另外投入120萬元改造,成為新老馬垅人休閑娛樂的場所。
社區有個議事廳
新老居民一起探討建設家園
把社區當成自己家園的,不僅有老廈門人,還有新廈門人。10年前到廈門的楊隆波,從擺地攤做起,如今經營著10多家化妝品連鎖店。“馬垅是我的福地,我要回報!”他說,無論是社區道路改造,還是店招的統一規劃改造,他總是第一個響應。
住在這里的外來務工人員,也感受到了社區的關愛。在集體公辦幼兒園中,80%以上生源為外來娃;綠色網吧、多功能活動室等免費服務活動場所,也從不分內外。
馬垅社區先后成立了包括公共議事理事會、馬垅新居民協會、社企同駐共建協會、商家聯盟協會、房東協會等5個居民自治組織,動員新居民共同參與社區建設。
“我們有個議事廳,新老居民一起探討社區建設的規劃,大家一起出力,讓家園更美。”馬垅社區新居民協會會長方繼明說。
【經驗】
我們這里沒有“外來人”,新老居民共圓安居夢
去年,在“美麗廈門·共同締造”的實踐中,馬垅社區在原有的基礎設施上進行規劃,牽頭居民籌集資金,統一改造沿街店面招牌,修建了小公園鵝卵石休閑健身步道,打造了閩南古厝風情街。
“宜居馬垅”的締造成果得到居民的認可,參與熱情也越來越高。居民們無條件提供自己房前屋后邊角地帶,用于美化綠化和墻體彩繪,還砌了小花壇種上花花草草,由居民認捐認養。社區綠化率達到25%,走幾步就有一個小公園。
社區的馬路也變了模樣,12000平方米水泥路全都鋪上瀝青,在醒目位置及重要節點增設指示牌,空中的各種網線也入了地;全市率先啟用“城中村”智能化停車管理系統,對車輛出入進行規范化管理。
馬垅社區黨總支書記陳宏舟說,把這個只有0.32平方公里的小小城中村,建設成了環境整潔優美的城市樣板社區,離不開新老居民的共同努力。“我們這里沒有‘外來人’這個說法,流動人口和本地居民一樣,把這里當成自己的家,他們聚在一起、樂在一起,在這里實現自己的創業夢、安居夢,融入馬垅,成為真正的馬垅人。”
【數據】
馬垅社區現有戶籍人口:1289人
外來租戶:3萬多人
馬垅社區“宜居城中村”改造總投入:802萬元
區財政投入:100萬
街道投入:100萬
社區、小組集資:259萬
小組、股東出資:40萬
老人會籌資:30萬
居民籌資:110萬
店家籌資:23萬
間接租金投入:140萬
【記者手記】
這里的溫馨包容
留住“外人”的心
說起“城中村”,人們的第一印象就是“臟亂差”。不過,走在湖里殿前街道的馬垅社區,看到的卻是另外一番景象——整齊的大王椰子樹、平整干凈的柏油路,房前屋后的各色花卉苗圃、家家戶戶的指紋門禁系統……
這樣的環境,很難想象是一個租住著3萬多外來人口的“城中村”。
在馬垅經營珠寶店的方繼明,對社區的變化感觸很深。他說,在這里生活、創業,能夠感受到美麗廈門溫馨、包容、開放的城市特質。
其實,馬垅社區實行均等服務,從不把外來務工人員當外人,社會服務項目讓新老馬垅人共同受益。如今,本地人住在這里沒人愿意搬走,而外來務工人員也慢慢融入社區生活,把這里當成自己的家,安居樂業當馬垅“新居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