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藝治療師戴仕梅正在為患者治療。記者 陳理杰 攝 海西晨報訊 (記者 蔡櫻柳 實習生 蔡美玲)一個花盆、幾株小苗小花,這看著并不起眼的組合也能治病。不過,它治的不是身體上的疾病,而是人心理上的疾病。園藝療法作為心理健康指導的輔助療法越來越被人們所接受。 去年,一部關于育兒的家庭輕喜劇《虎媽貓爸》很受歡迎。片中的女兒茜茜患上兒童抑郁癥,母親畢勝男便帶她到蔬菜種植基地休養(yǎng)時日。然后,茜茜的抑郁癥竟然痊愈了,她開口說話的那一刻全家相擁而泣。 讓茜茜在蔬菜基地休養(yǎng)的做法在醫(yī)學界有個專業(yè)名字———“園藝療法”。該療法在西方國家盛行,經粗略統(tǒng)計,僅美國配備了園藝治療設備和專業(yè)人員的醫(yī)院就有近300家。 而在廈門,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戴仕梅從2015年開始對“園藝療法”進行系統(tǒng)學習。她希望能通過這種輔助性的治療方法,讓人們從植物中獲取平靜,從而使心靈得到慰藉。 投身自然 灰心男生恢復樂觀 戴仕梅從小生長在中醫(yī)世家,大學畢業(yè)后,開始從事心理咨詢工作。2003年,戴仕梅成立了福建省第一家專職心理機構,從事心理咨詢和心理教育培訓。那時候,很多人對心理咨詢并不熟悉,甚至是排斥。于是,戴仕梅就一直在思考,是否有一種心理療法能讓有需要的人自然而然地樂意接受。 2007年,在廈門一家臺企工作了兩三年的小東(化名)在父母的陪同下來到戴仕梅的工作室。小東好學肯干,表現(xiàn)優(yōu)秀,公司要提拔中層干部,原以為勝券在握的小東卻在公布名單后被潑了一盆涼水。巨大的心理落差讓小東郁郁寡歡,還曾在宿舍割腕自殺過。那以后,他開始排斥和別人交流。 于是,小東的父母三次帶著他來找戴仕梅進行訪談。小東第四次來到戴仕梅的咨詢中心時,正值春暖花開時節(jié),戴仕梅提議把“訪談”的地點改在附近的公園。 信步在公園里,戴仕梅和小東一邊聽蟲鳴鳥叫,一邊看萬物復蘇,看池塘里小蝌蚪游來游去。戴仕梅問小東,看著大自然中的這一切,有什么感想?小東認真地想了一會兒,答道:“小蝌蚪會找媽媽,它們的媽媽也因為有它們而很幸福,我要是死了,我的父母就失去孩子了,他們會很傷心。周圍萬物復蘇,我想我的人生也才剛剛開始。” 聽了這些,戴仕梅心里的大石稍稍落地,帶著小東一路往曲徑通幽的小山上爬,一路感受自然風光無限,小東也漸漸有了笑聲。后來,小東恢復了往日的樂觀、向上,也喜歡上了心理咨詢師這個職業(yè),并利用業(yè)余時間學習了心理咨詢。如今,十年過去了,小東和戴仕梅亦師亦友,偶爾還會來戴仕梅的心理咨詢中心做義工。 這是戴仕梅最初對自然療法的嘗試,也讓她開始意識到自然中的山、水、花、鳥是能治愈人的心靈的。 |
相關閱讀:
- [ 08-18]中科院心理所兒童專注力科研成果正式落地廈門
- [ 08-15]緩解壓力,美化心靈”——心理健康教育講座走進廈門市思明區(qū)嘉蓮街道
- [ 07-12]廈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成心靈的庇護所
- [ 07-09]廈門一學霸男孩墜樓身亡 青少年心理健康引發(fā)關注
- [ 07-08]心理輔導專家齊聚廈門 讓孩子的內心世界不再難解
- [ 07-01]廈門海滄區(qū)未成年人心理輔導站迎泉州考察客人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