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高潮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无套乱子伦精彩是白视频,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国产特级毛片AAAAAAA高清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廈門頻道首頁> 社會 > 正文

沒興趣沒利益沒交集 熱鬧的微信群漸漸沉寂

2016-10-24 18:08? 匡惟江雨豐?來源:廈門網  責任編輯:劉瑋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熱情消退型

曾經每天信息上千條

如今只剩問候和紅包

陳女士,今年49歲。說起玩微信,她也算是同齡人中的“老手”了。2011年微信剛推出不久,她就開始使用,現在保存的活躍微信群有十幾個,沒有動靜的微信群已經數不清了。陳女士的微信群種類多,有同學群、家人群、業主群、遛狗群、跳舞群等。

讓她印象深刻的微信群是初中同學群。今年三月份,幾個初中同學商議組了班級群。建群當天,只有七八個人,現在有50人。初中畢業至今30多年了,很多同學重新聯系上,都很興奮。“散個步回來,群里就有七八百條未讀消息。”陳女士說,建群之初,同學們都十分熱絡,群里的消息每天都有上千條。大家你一言我一語,一起回憶在學校發生的種種,還常有人發老照片,每張照片都能讓大家聊上許久。

陳女士說,有一次,一名同學在群里發了初中畢業照,大家都趕緊保存起來,并一個同學一個同學地辨認、討論起來。不過熱鬧也是一陣子,組群半年后,群里的消息漸漸少了,現在大家多半是逢年過節時相互問候一句,偶爾搶個紅包,已經沒有了最初全天候不停歇式的熱情。

觀點

微信群有利有弊,好處是它能把許久沒有聯系的老同學、老朋友聯系在一起,缺點是分散了不少和身邊人相處的時間。但大家畢竟都有工作和家庭,沒辦法天天盯著手機看,還是要回歸現實生活的。 ——陳女士

通知平臺型

有通知時才會活躍

找誰有事會私下聊

63歲的葉女士兩年前開始使用微信,先后加入了十多個微信群,包括家庭群、老同事群、同學群、跳舞群。葉女士說,許多活動,比如同學聚會、中秋節博餅等消息,都是通過群聊通知時間和地點,這也是群聊最活躍的時候。“臺風過后,社區下達了很多任務,也是通過群聊通知的。”而平時,群聊中聊天的人不多,她們更多是在群里分享美文、音樂和資訊等。她認為,微信只是一個溝通的工具,平日大家都有各自的生活,不可能一直在群里面熱絡地聊天。

58歲的孫女士只有4個微信群:同事群、跳舞群、朋友群、賣魚群。其中,賣魚群是最活躍的,老板把客戶都拉到群里,每天有什么魚就在群里告知大家,客戶想買魚可以直接在群里向老板定,并約好時間去拿。“每次老板說,有什么新鮮的魚貨時,大家就會在群里聊得很起勁。”相比之下,孫女士加入的跳舞群幾乎沒什么人聊天,只有在有事情通知時,群里的人才會聊上幾句。

觀點

有沒有人聊天我也沒有在意,群聊只是給我們提供了一個互相溝通的平臺,有事情可以更方便地通知到每個人。真的有什么事情,我們都會直接找那個人,不會在群里說。 ——孫女士

【專家分析】

沒有興趣無關利益

“死群”出現很正常

集美大學社會學副教授巨東紅說,微信已經是生活中重要的通訊軟件,而微信群是出于自發性的一種“集合”,由個體組成一個群體。微信因為自身所具有的及時性和便捷性等優勢,擁有了越來越多的用戶,大家日常交際也更愿意選擇微信。至于微信群,大家出于不同的目的建立一個群,加入微信群的原因各不相同,具有復雜性。通常,大家都傾向于注意和自己切身利益相關的信息,選擇最近有欲望關注的事情或者對自己有幫助的事情。

微信具有信息不對稱性、互動性等特點,不像日常通話直截了當。在群聊中,成員可以選擇對消息視而不見,也可以選擇不在群里發言,或者退出沒有必要留著的群,這樣必然導致有一些群變成“死群”,也就是活躍度低甚至活躍度為零的群。巨東紅說,在自己的生活中,也同樣有這樣的情況。在輔導學生們寫論文時,會建立一個微信群交流討論。但是當學生畢業之后,這個群慢慢變得悄無聲息了,這都是自然而然的現象。

【網友聲音】

@一個人就好了:高中同學突然建了個微信群,可大家都不說話只是發表情。以前真的以為畢業了也還是會有聯系,還是會覺得親切,還是會無話不談,后來發現,離別后彼此都有新的圈子和社交,人和人之間真的就有了距離感。

@饅頭and布丁:偶爾冒一句話的大學同學QQ群突然說要聚會,于是開了微信群,但一天“瘋聊”之后,就悄無聲息了。參與聊天的都是當年的積極分子,不愛說話的依然潛水。歲月改變了我們很多,但是這點卻沒變。

@蕭、蕭蕭:其實這種變化很正常。很多時候不是感情變淡了,只是生活圈子沒交集了,能聊的自然也就少了。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心情版
相關評論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