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國資委向“以管資本為主”轉變,強化資本運營
分類:廈門國企將劃分為商業類和公益保障類
激勵:穩妥有序推進混合所有制企業試點員工持股
創新:鼓勵國企率先進行體制機制創新,探索建立創新容錯機制
廈門國企主動融入廈門自貿片區建設。(記者張奇輝攝)
廈門日報訊(記者 劉艷 通訊員 羅道浚)日前,市委市政府印發了《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實施意見》,這是在建設“五大發展”示范市的偉大歷史使命中,廈門市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實施意見》干貨十足,全文分為總體要求、體制改革、企業改革、創新發展、黨建工作五大部分共二十五條。近日,本報記者采訪市國資委,對《實施意見》進行權威解讀。
【亮點1】
國資委向
“以管資本為主”轉變
國有資產監管機構作為政府直屬特設機構,專司國有資產監管,以管資本為主,重點管好國有資本布局、規范資本運作、提高資本回報、維護資本安全,更好地服務于國家戰略目標和區域經濟發展,實現保值增值。
>>解讀:國企改革首先要從管理監管機構自身改起。市國資委將借鑒國際上成功的國有企業市場化監管運營模式,按照以管資本為主的改革方向,理清出資人權責清單,規范履行職責,通過“三個歸位”、充分授權,按照分類監管、一企一策的方法以及事前規范制度、事中加強監控、事后強化問責的思路,提高國有資本配置和運營效率。
【亮點2】
國有企業
分類推進改革
根據不同領域國有資本的戰略定位和發展目標,綜合分析國有企業現狀和地位作用,按照資產功能、產業特征等制定國有企業分類方法,將廈門國有企業劃分為商業類和公益保障類,商業類又分為商業一類和商業二類,并實施動態調整。
>>解讀:分類推進改革,是國資監管的主要抓手。集團企業對所出資企業也可以參照執行。對不同類別的企業,賦予不同的定位、責任、任務、權利與義務,實行不同的分類監管與考核標準,從而使各類別企業有清晰的定位,經營管理者有明確的方向。
【亮點3】
增強企業活力
強化資本運營
根據現有企業的治理能力和功能定位,由國資監管機構對不同功能的平臺公司董事會分類授權并實施差別化的監督管理,積累管理資本的經驗和能力。
>>解讀:增強活力是搞好國有企業的本質要求,加強監管是搞好國有企業的重要保障,要切實做到兩者的有機統一。市國資委將繼續推進簡政放權,依法落實企業法人財產權和經營自主權,進一步激發企業活力、創造力和市場競爭力;通過建立健全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企業制度,直接授權所監管的企業董事會行使適當的國有資本投資、運營權力;與此同時,加快政府投資基金與國有控股的各類基金的建設、整合與壯大,切實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提高國有資本配置和運營效率。
【亮點4】
探索實行
員工持股新機制
穩妥有序推進混合所有制企業試點員工持股。通過實施員工持股,建立激勵約束長效機制,同時及時建立員工持股后股份流轉和退出機制。
>>解讀:員工持股是國企改革的重要一項,旨在形成資本所有者和勞動者的利益共同體。員工持股如何開展?員工持股可在人才資本和技術要求貢獻占比較高的高新技術企業、科技服務型企業、新興產業型企業中先行先試,國有企業在通過改革改制引入外部投資者時,也鼓勵同步引入員工持股。
【亮點5】
探索建立
國企創新容錯機制
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鼓勵國有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加大對新興產業、高科技企業的股權投資,鼓勵國有企業在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廈門片區率先進行體制機制創新。探索建立國有企業創新容錯機制。
>>解讀:創新是企業發展的靈魂,容錯機制的實施,將有效地增加國企的創新空間。《實施意見》鼓勵企業圍繞主業拓展、機制改革、模式創新、新技術新產品研發應用等方面進行探索創新,對短期內未能實現預期目標,在考核與責任認定時可不作負面評價。
【亮點6】
加快建立
職業經理人制度
董事會按市場化方式選聘和管理職業經理人。實行內部培養和外部引進相結合,逐步擴大國有企業新增經理層人員市場化選聘比例。
>>解讀:堅持黨組織對國有企業選人用人的領導和把關作用不能變,要著力培養一支宏大的高素質企業領導人員隊伍;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國有企業領導人員是黨在經濟領域的執政骨干,是治國理政復合型人才的重要來源,肩負著經營管理國有資產、實現保值增值的重要責任。加強廈門企業領導班子建設的主要方向是推動國有企業“董、監、高”人員的市場化改革,通過市場化優勝劣汰和職業化管理,形成經營管理者市場化的進退機制。
【亮點7】
發揮黨組織
政治核心作用
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是重大政治原則,必須一以貫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也必須一以貫之。
>>解讀:凡是企業黨組織建設做得好,國有企業的運行效率、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率相對較高。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特”就特在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把企業黨組織內嵌到公司治理結構之中,明確和落實黨組織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做到組織落實、干部到位、職責明確、監督嚴格。
【聲音】
建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吳小敏:市場化發展激發企業活力
建發集團經過36年的改革發展,基本形成適應競爭、可持續發展的現代企業管理架構和運營機制。一系列市場化的舉措,讓集團發展邁入快車道,供應鏈運營、房地產開發、旅游酒店、會展等主要業務板塊在行業內都具有一定影響力和較強競爭力。當前,集團不斷轉型升級,近期介入城市運營,成立湖里建發城建集團,將為企業發展注入新活力。與此同時,集團實施創新驅動和走出去發展戰略,加快到資源所在國、市場所在區域中心國家設點步伐。《實施意見》的出臺,為國企發展釋放更多的空間,國企成為市場的主體,集團將緊抓改革機遇,謀劃新發展,在推動企業發展的同時,為城市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國貿控股黨委書記、董事長何福龍:走出去再創發展新優勢
《實施意見》提出,廈門國企要實施開放合作發展戰略,“走出去發展”。走出廈門、走出福建、走出國門是企業快速發展的關鍵所在。國貿控股“走出去”兼具天時地利人和三大優勢:天時方面,國家提倡“走出去”戰略為企業創造了難得的歷史機遇;地利方面,廈門一直是我國對外開放的重要口岸,又身處“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去年獲批自貿試驗區,國貿控股全面融入,主動對接,目前在廈門自貿片區內已新設11家企業,注冊資本30多億元;人和方面,堅定不移地“走出去”既是國貿控股的發展方向,也有著堅實的發展基礎。成立于1984年的寶達投資(香港)有限公司是廈門市最早走出去的企業之一,此外,公司先后在美國、新加坡、新西蘭以及港澳臺地區設立的多家子公司,已成為“走出去”的排頭兵。
象嶼集團董事長張水利:加快改革發揮帶動作用
象嶼集團兩次躍居國家改革開放的潮頭,先后擔綱保稅區開發建設及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中政策創新的先行者和體制變革的排頭兵,成為廈門國企改革發展的典型代表和有力縮影。隨著《實施意見》出臺,象嶼集團將持續推進結構調整、創新發展、布局優化,在國有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發揮帶動作用。內部改革方面,深化組織變革,在員工持股、企業領導人員市場化選聘和國資監管由“管資產”向“管資本”試點等方面先行先試;走出去方面,以鞏固和強化廈門市作為一帶一路戰略支點的發展目標,積極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對接全球資源和市場,加強緊缺資源的海外投資布局,在提升象嶼集團經營規模、資產質量、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的同時,為國家和廈門市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貢獻自己的力量。
翔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倜儻:合理配置資源完善產業價值鏈
翔業集團一直致力于提高資本運營能力,優化資本結構及產業架構,不斷完善產業鏈條,形成各產業相互支撐、協同促進的產業生態鏈條。為提升國有資本的效率和回報率,促進國有資本合理流動,有效配置,實現保值增值,集團積極加快發展有利于產業鏈形成更好協同效應的產業,形成了機場、酒店、物流三大核心產業,對不利于產業生態構建的產業及時調整退出,不斷推進集團產業結構優化和整體競爭力提升。翔安新機場是推進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和海峽西岸經濟發展的拳頭項目,同時也將是翔業集團未來產業發展的龍頭。十三五期間,集團在資本整合配置上將集中于新機場及相關產業,不斷提升籌融資能力和投資管理水平,拓展籌融資渠道,提升資本運作效率,保障重點項目建設。
港務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鼎瑜:利用資本優勢拓展產業鏈
港務集團是目前廈門市屬國企中唯一一家主業橫跨兩個資本市場的國有企業集團。多年來,集團高度重視國企改革和資本運作,多項舉措開創國內之先。集團將深入學習和貫徹《實施意見》有關精神,充分利用自身橫跨兩個資本市場的優勢,結合國家一帶一路戰略,走出去、引進來,不斷優化、組合國內外兩種資源,改善、提升資本能力,包括進一步拓寬和提升集團特別是國際港務和港務發展兩家上市公司的直接融資渠道和能力;以資本為紐帶,推動廈、漳、泉三地港口資源整合,同時引入戰略投資者進行更高層面的資本合作;研究與國內外港航商共同組建港口碼頭投資聯盟或產業基金,投資布局海外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的港口碼頭資源;在國有控股的條件下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同時利用境內外資本平臺嫁接兩個資本市場,拓展集團產業鏈。
市政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飛銘:公共事業平臺化提升公共服務水平
近年來,市政集團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一方面保障廈門市政基礎設施和民生公共服務等城市功能良好運轉,另一方面著力集團轉型升級,推動集團業務板塊向專業化、規模化發展,同時積極探索實踐公共產品市場化、公共事業平臺化,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實施意見》的出臺,為集團進一步指明了發展方向。下一步,集團將繼續全力提升城市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和市政基礎設施建設能力;推進水務板塊資產、環境資源和環保產業資產、道路等市政資產證券化步伐,推動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工作;引進優質社會資本,增加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同時推動民生公用事業對外發展。集團將以成為綜合型城市運營商為目標,努力為“五大發展”示范市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
特房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吳鷺生:優化產業布局延伸拓展產業鏈
《實施意見》指出,要推動國有企業立足區域經濟發展戰略,融入廈門“三個轉型”發展,向“5+3+10”現代產業體系集聚。特房集團致力于在主動融入建設“五大發展”示范市的實踐中實現自身的轉型發展、創新發展。圍繞企業核心競爭力提升,特房集團優化產業布局,延伸拓展產業鏈,著力培育新業態、新模式,以做優做強房地產主業為核心,以轉型發展建筑施工企業為重點,以創新驅動和綠色發展為抓手,構建了主業突出、梯次分明、協同互補的“13+1”戰略發展布局,打造全產業鏈的競爭優勢。下一步,我們將緊緊圍繞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新任務、新要求,在積極融入、主動對接廈門實施跨島發展戰略和籌備金磚會晤等重要任務中加快推進集團發展轉型,爭當建設“五大發展”示范市排頭兵,為廈門的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信息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江孔雀:推動軟件信息服務業實現千億目標
集團認真組織學習《實施意見》,圍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任務,努力推動軟件信息服務業千億目標這一中心任務,服務軟件園二期,把園區構建成創新社區的典范。加快軟件園三期建設、招商工作,特別是龍頭企業的對臺招商工作;使已建的軟件園三期在1-2年形成滿滿項目、滿滿入駐;建設產業發展的公共平臺;加大配套服務及園區綠化景觀建設,真正做到產城融合,為產業企業及員工提供良好的生產生活條件,為廈門軟件信息服務業的快速發展提供聚集平臺。同時,信息集團加大改革內部創新機制,實施2個公司的新三板上市,推行企業混改,試點員工股權激勵,力爭將信息化產品、應用、平臺做出更大市場,努力實現成為“中國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百強企業”。
【人物專訪】
重筑廈門國企
發展高地
——專訪市國資委主任王龍雛
“多年來,廈門國企始終走在全國改革的前列,當前全國迎來自上而下的改革高潮,對廈門而言,既是壓力也是機遇。如何持續走在全國前列,讓廈門國企保持在全國市場化程度的第一方陣,這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市國資委主任王龍雛近日接受本報專訪,談《實施意見》出臺的背景、意義,他說,《實施意見》將重新構筑廈門國企發展高地,強化服務國家戰略,服務經濟發展,服務民生保障方面的能力,為廈門建設“五大發展”示范市做出突出貢獻。
注重發展功能
服務城市發展
在國企發展中,“廈門版塊”可謂叫響全國,王龍雛介紹說,廈門國企發展具有鮮明的特點,從產業布局來看,廈門國企以現代服務業、城市功能保障為主,在經濟社會運行中占有重要地位;第二,市場化程度高;第三,發展比較均衡;第四,發展質量比較高,“國務院國資委發布了全國省級國資運行評價,進入優良的只有7個省市,廈門排在第四”。
“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注意國企發展面臨的問題”,王龍雛話鋒一轉,主動“揭短”說,廈門國企營收結構和利潤結構還比較單一,運行城市的能力還沒有真正形成,現代企業制度建設還沒有完全到位,企業自身還存在轉型升級的需求,“這一輪改革便是基于這樣的目標導向,立足國企的發展現狀,響應市委市政府號召,踩準時代節點,服務城市發展”。
注重管資本
創新監管模式
梳理廈門國企改革脈絡,可以發現,先后經歷了幾輪改革。王龍雛說:“30年前,廈門國企改革以國投模式為主,20年前開始進行授權監管,培植市場主體,此次改革,在立足過去30年經驗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管資本,讓國企真正成為市場經濟的主體”。
改革的實質,是改革監管體系、監管模式。王龍雛說,今后,國資委將重點“管資本”,管事中,管事后,強化有效監督,形成有效推動國有資本流向,有效帶動更多社會資本,有效放大國有資本效益的良好態勢。
注重隊伍建設
打造成員工共同成長平臺
國企自身的改革,也是一大重點,“一企一策”,“混改”、職工持股、職業經理人制度……一系列關鍵詞,反映出廈門國企改革的一個方向——緊貼市場,激活企業發展動力,“我們將推動廈門國企進一步強化黨的建設,立足市場化的提升,立足現代企業制度,借助資本和產業齊頭并進,調動和整合更多的社會資本,服務城市發展”,王龍雛這樣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改革將隊伍建設納入重要內容,“加強黨建工作,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要培育國企人才隊伍,改革到了縱深的階段,國企既要是城市運營的平臺,社會資本聚集的平臺,也要成為全體員工實現價值的平臺”,他指出,廈門國企改革,準確把握中央精神,扎實根植廈門現狀,激活廣大員工的創新性,比如員工持股,在一些新設的高科技企業已經有所突破。“我們要讓員工成為企業的主人翁,有認同感、歸屬感,同時又承認市場機制,員工和企業共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