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具三艘20萬噸級巨輪同靠能力 船舶大型化、航商聯盟化,這是當今世界集裝箱業務發展的主流趨勢,一座港口是否能夠接待世界最大集裝箱船舶,決定其在國際航運版圖中的地位高低,因此,若想打造國際集裝箱樞紐港,碼頭服務能力必須增強。 數據顯示,今年,靠泊廈門集裝箱碼頭集團所屬碼頭的15萬噸級以上船舶,總數將超過300艘次,再創歷史新高。 “通過一系列基礎設施建設,預計到明年,廈門港集裝箱碼頭將具備同時靠泊3條20萬噸級和4條15萬噸級集裝箱船舶的能力;至2018年,可同時靠泊4條20萬噸級和4條15萬噸級集裝箱船舶?!睆B門集裝箱碼頭集團相關負責人透露。 智慧物流平臺提升碼頭運作效率 廈門港集裝箱業務的繁榮發展,其背后需要完善的營商環境。廈門集裝箱碼頭集團認為,在結合“一帶一路”、自貿試驗區、國際航運中心和對臺航運等區位政策優勢的同時,廈門港自身也要提升軟件服務水平,改善營商環境,帶動更多相關產業落地。 今年,廈門港智慧物流平臺上線,成為廈門港務控股集團改善港口營商環境的有力抓手。其中,廈門集裝箱碼頭集團作為平臺主要應用商,通過“互聯網+集裝箱”、大數據云平臺、智能閘口等建設,實現了碼頭運作效率的顯著提升。在外部政策環境方面,協助口岸部門加快推進區域通關一體化、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提升口岸通關便利化。 持續強化“陸海雙向”輻射能力 廈門港一直重視“陸海雙向”輻射能力,這也是廈門國際航運中心的重要評價指標。 廈門集裝箱碼頭集團分析,當前,廈門港陸向腹地貨源拓展,將依托陸地港、鐵路、大物流商和大物流項目,實施“改流向、散改集”,而海向腹地貨源拓展主要依托內支中轉、國際中轉、水路運抵、空箱調運、整船換載等,配套服務網絡。 在腹地貨源的拓展中,廈門集裝箱碼頭集團的中轉業務正在快速發展。2014年成立之初,該集團集裝箱外貿中轉量為99.58萬標箱,隨后,在一系列發展措施推動下,2015年,中轉量為115.05萬標箱,今年預計達到125萬標箱,發展前景可期。 |
相關閱讀:
- [ 11-03]廈門港務新形象助力旅游國際化 為國際時尚周增亮
- [ 10-27]前三季度廈門港內貿集裝箱吞吐量達179萬標箱 比增13%
- [ 10-17]廈門港務創新港口經營模式 助推“五大發展示范市”建設
- [ 10-10]廈門港集裝箱智慧物流平臺運行
- [ 10-10]廈門港集裝箱智慧物流平臺正式上線 26秒快速通過閘口
- [ 09-23]廈門港口昨恢復船舶作業 “海洋神話號”郵輪靠泊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