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網-海西晨報訊(記者沈楠楠)“發展旅游業”是廈門經濟特區建立之初的目標之一。1982年初,在雙十中學任教的彭一萬被抽調出來,參與組建廈門市旅游局。那時,廈門的空路交通還未打通,所擁有的景點也只有鼓浪嶼、南普陀寺、集美學村、園林植物園四處,亟待進一步開發。 建機場、擴景點,35年來,在一代代廈門特區建設者的努力下,廈門旅游業獲得飛速發展。2015年,廈門接待國內外游客量首次突破6000萬人次,鼓浪嶼、中山路、沙坡尾等諸多景點早已成為國內外游客熟知的廈門旅游燙金名片。 打通空路 項南力主建國際機場 在“行、住、吃、游、購、娛”六大旅游要素中,“行”被排在第一位,這也是當時到廈門市旅游局工作的彭一萬頗為焦急要解決的問題。當時,廈門雖然建有鐵路、公路,卻缺失了重要的機場板塊,因此,要進一步完善廈門的交通基礎設施,抓緊建好機場迫在眉睫。 1982年1月,機場破土動工,暫名為廈門機場或廈門高崎機場。彭一萬清楚地記得,當時很多人認為廈門是一座小城市,建個一般的小型機場就可以了。但時任福建省委第一書記的項南同志,在經過了深入的調研和思考后,有一次在“鷺江號”游艇上問,為什么廈門現在就不能建個國際機場?“你能不能說說廈門過去對外交往的情況?” “廈門鼓浪嶼曾經有10個(現發現有18個,其中清代17個、民國時期1個)國家的領事館。”彭一萬隨即匯報了相關情況。 項南將這些資料納入向中央負責同志的報告中,最終得到中央同意,將廈門高崎機場建成國際機場。 “機場建成后容量不斷擴大,開辟了多條空中線路,游客來廈的時間大大縮短,能承載的游客量也迅速提升。”彭一萬說。 |
相關閱讀:
- [ 11-02]廈門鼓浪嶼旅客航線全面復航 所有景點恢復迎客
- [ 10-20]“海馬”預計明下午廣東沿海登陸 廈沿岸景點關停
- [ 10-03]廈門市景點災后恢復迅速 國慶節新人扎堆拍婚紗照
- [ 09-21]廈門鼓浪嶼重新對游客開放 部分景點仍暫時關閉
- [ 09-14]廈門全市將在14日中午12點前關閉全部濱海旅游景點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